分析

问答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案例:
细节之美
①川端康成曾写过:“凌晨三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读罢,我被这细节的美深深折服,也不禁赞叹作者取芒焰于平淡、得绚烂于细微的观察力。
②我抬眼一看,路上充斥着匆匆行人,他们盯着手机,刷着微博、微信,再关的晚霞也不能使他们住足留恋。我想起北岛痛心的感叹,当商业与娱乐占据人类的心灵,那细节之美难道只会出现在诗人与作家的文学花园里吗?
③当商业车轮肆意往前急驰,人们耳边听到的全是“进取进取”“向前向前”,身体和心灵都在追名逐利的路上奔跑,哪有时间在意身边的细节美呢?冯骥才看着一只毛毛虫感慨万分,伍尔芙望着墙上的斑点心绪悠游。在现代人看来,这恐怕是蹉跎岁月,挥霍年华吧!
④对细节的敏感,归根于心灵的平静。身体可以奔跑,而心灵却需要安顿。在娱乐界蓊蓊郁郁之时,人心轻浮躁动,偏爱那些纯粹的逗乐,倾向于歇斯底里的嬉笑怒骂,关注那些博人眼球的人间喜剧。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有平静的内心,实属不易。
⑤然而,真的很难吗?陶渊明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外界是否喧嚣,只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你就能发觉细节之美。
⑥追求细节之美,并不单单依靠个人的内心调整,也需要社会的努力。社会应放缓脚步,重建精神文明。“小康”并不只是生活的富裕,也是生活的充实。慢一点,再慢一点,这不是不思进取,而是更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命和谐。当你在前进的路上跌倒了,你无须咬牙爬起,生怕被赶超;不如慢慢地站起来,看看你周围的世界。路边的野花向你微笑,蝴蝶挥舞翅膀在空中曼舞,抖落的露水在阳光下散发光芒,几层黄叶落下拥抱泥土,几只大雁缓缓飞过。这些细节闪耀着自然的光辉,使我们跌倒时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
⑦木心先生曾有一首词:“从前的日子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读罢,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感念。其实,海棠花未眠,它一直盛放在人们心中。
问题:
1.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⑥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分)
2.请从论证的角度指出该习作的—个优点和—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2分)

正确答案
1.错别字:第②段中,“住足”的“住”应改为“驻”;第③段中,“急驰”的“急”应改为“疾”。病句:这些细节闪耀着自然的光辉,使我们跌倒时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
上述病句缺少谓语,应改为:这些细节闪耀着自然的光辉,使我们跌倒时获得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
2.优点:论证有说服力。
这篇习作运用了引用论证,说服力强,语言优美、表达流畅。习作开头引用川端康成的名言,开门见山地引出本文的论点;习作第⑤段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紧扣文章论点;习作第⑦段引用木心的名言总结全文,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全文语言优美,给人诗意的阅读感受。
缺点:论证层次不清晰,结构不完整。
该习作论证层次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完整,文章第④段到第⑥段均在论证“如何关注细节之美”,但是文章前文对“细节之美是什么,为什么要关注细节之美”的论证明显不足,前后文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文章结构不完整。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教学要求,准备在高二开设专题阅读课程。下列作品适合作为阅读材料的是( )。
A 张承志《黑骏马》 B 古华《芙蓉镇》 C 郁达夫《银灰色的死》 D 孙犁《白洋淀纪事》
查看
单选
学完《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描写荷花的古诗词。下列诗句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城子》) B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 C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 D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
查看
单选
设计“意识流小说鉴赏”专题教学方案时,教师想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作品。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A 施笃姆《茵梦湖》 B 刘心武《班主任》 C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D 路遥《平凡的世界》
查看
单选
学习《哈姆雷特》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戏剧,并推荐一部诗剧让学生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 曹禺《北京人》 B 歌德《浮士德》 C 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 D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白毛女》
查看
单选
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运用工具书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梳理出来。下列词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敝:抛弃(《论语?公冶长》) B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反:返回(《庄子?逍遥游》) C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有:占有(《老子》) D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交:互相(《孟子-梁惠王上》)
查看
单选
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认真梳理教材中包含“如”的语句,并解释它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动词,离开(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B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连词,如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C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介词,好像(杜甫《石壕吏》) D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动词,应当(《列子?愚公移山》)
查看
单选
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时,教师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正确使用成语的语句,建立自己的语言材料包。下列语句可以放人资料包的是( )。
A 据某网站调查,在工薪阶层幸福感最强的十大城市中,Y市当仁不让排名第一 B 有些媒体不挖掘重要新闻素材,喜欢用明星绯闻来笔走龙蛇,实在令人费解 C 近年,盗窃技术变得更为多样,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窃贼登堂人室 D 一百年前,埃菲尔铁塔曾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诞生于巴黎城的古迹之中
查看
单选
讲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句意时,教师引用同样包含互文手法的诗句,阐释古代诗词使用互文手法的普遍性。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B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C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查看
单选
语文教研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研讨如何落实高中学段的 3个共同学习任务群。下列属于这3个任务群的是( )。
A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B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C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D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文学阅读与写作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查看
单选
高中学校组织教研组围绕“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引领功能”展开课题研讨,大家各抒己见、交流分享。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 要注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 要注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D 要注意凸显选文的独特性、开放性和跨媒介的整合性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语文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