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跨湖区某大桥的引桥施工,该引桥全长2420m,共40孔,每孔跨径50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五跨一联,采用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事件一:箱梁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50MPa,施工过程中按规范与试验规程要求对混凝土取样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进行强度评定,试件以同龄期者三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经试验测定,第一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5MPa、61.2MPa、51.5MPa,第二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4.7MPa、57.1MPa、50.5MPa,第三组三块试件强度分别为50.1MPa、59.3MPa、68.7MPa。
事件二:移动模架法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模架在移动过孔时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2;
(2)箱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试件采取现场同条件养护;
(3)移动模架外模架在梁体建立预应力前进行卸落。
事件三: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施工单位对该桥梁施工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为Ⅲ级,施工过程中对大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行动态管理。
【问题】
1.移动模架按与箱梁的位置和过孔方式分类还分为哪些形式?
2.分别评定事件一中三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测定值。
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做法。
4.事件三中,是否需要对移动模架箱梁施工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正确答案
1.移动模架按与箱梁的位置和过孔方式分类还分为上行式。
2.第一组:中间值51.5MPa×15%=7.7MPa,
51.5-50.5=1<7.7MPa,61.2-51.5=9.7>7.7MPa,
测定值取中间值51.5MPa。
第二组:中间值54.7MPa×15%=8.2MPa,
54.7-50.5=4.2<8.2MPa,57.1-54.7=2.4<8.2MPa,
取平均值(50.5+54.7+57.1)/3=54.1MPa。
第三组:中间值59.3MPa×15%=8.9MPa,
59.3-50.1=9.2>8.9MPa,68.7-59.3=9.4>8.9MPa,
该组试件无效。
3.(1)错误,改正:模架在移动过孔时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5。
(2)错误,改正:箱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试件应采取试验室标准养护。
(3)错误,改正:移动模架外模架应在梁体建立预应力后方可卸落。
4.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检测项目中,不属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检测项目的是( )。
A 桩径 B 桩长 C 粒料灌入率 D 强度
查看
单选
碎石沥青混凝土在施工时,采用小料堆集料堆放,主要是为了( )。
A 防止集料表面结硬 B 避免集料产生离析 C 方便施工 D 避免集料温度过高
查看
单选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
A 施工参数确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 施工参数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 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 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查看
单选
在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中,主要工艺流程有:①准备下承层;②洒水、闷料;③拌合;④摆放和摊铺无机结合料;⑤施工放样;⑥备料、摊铺土。如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①⑥④②③ C ①⑤⑥④②③ D ①⑤⑥②④③
查看
单选
关于连拱隧道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主要适用于洞口地形狭窄,或对两洞间距有特殊要求的中、短隧道 B 主洞开挖时,左右两洞宜同时对称开挖 C 开挖宜先贯通中导洞、浇筑中隔墙,然后依次开挖主洞 D 采用导洞施工时,导洞宽度宜大于 4m
查看
单选
当土质基坑地下水位较高,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时,可采用基坑排水方法中的( )。
A 集水坑排水法 B 井点降水法 C 沉井排水法 D 水泥灌浆法
查看
单选
下列方法中,不能测定土的最佳含水量的试验方法是( )。
A 轻型、重型击实试验 B 核子密度湿度仪 C 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D 振动台法
查看
单选
在分包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错误引起分包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分包人应向( )提出索赔要求。
A 业主 B 监理 C 设计方 D 承包人
查看
单选
关于悬臂浇筑施工风险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挂篮的抗倾覆、锚固和限位结构的安全系数均不得小于2 B 挂篮操作平台下应挂安全网、上下应有专用扶梯 C 挂篮行走应缓慢,速度宜控制在0.5m/min以内,并应由专人指挥 D 挂篮移动行走,在解除挂篮尾部锚固前,应先在挂篮尾部安装足够的平衡重,以防止挂篮倾覆
查看
单选
承重结构以承压为主的桥型是( )。
A 梁式桥 B 拱式桥 C 悬索桥 D 刚架桥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