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材料:
某三级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4+300,双向两车道,路面结构形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该路段已成为重要集散公路,路面混凝土出现脱空、错台、局部网状开裂等病害,对该段公路需进行路面改造。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探地雷达、弯沉仪对水泥混凝土板的脱空和结构层的均匀情况、路面承载能力进行了检测评估,设计单位根据检测评估结果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造方案设计。经专家会讨论,改造路面采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治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该改造路段中的K2+000~K3+200经过人口密集的村庄,设计方案在此路段设置隔离栅,建议施工单位隔离栅宜在A工程完成后尽早实施。
事件二:施工单位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脱空的病害采用钻孔然后用水泥浆高压灌注处理的方案,具体的工艺包括:①钻孔;②制浆;③定位;④交通控制;⑤灌浆;⑥B;⑦注浆孔封堵。
事件三:施工单位对发生错台或板块网状开裂的原混凝土路面,将伤害范围的整体全部凿除,重新夯实路基及基层,对换板部位基层顶面进行清理维护,换板部分基层调平采用碎石,再浇筑同强度等级混凝土。
事件四:施工单位对板块脱空病害进行压浆处理,强度达到要求后,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弯沉值,实测弯沉值在0.10~0.18mm之间。
事件五:施工单位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按实验段摊铺取得数据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C试验和D试验。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A的名称,说明设置隔离栅的主要作用。
2、写出事件二中工艺B的内容,并对路面处治的工艺流程进行最优排序。
3、改正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
4、事件四种施工单位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弯沉值后,可否判断板块不再脱空?说明理由。
5、写出事件五种C试验、D试验的名称

正确答案
1、A:路基工程
隔离栅的主要作用是将公路用地隔离出来,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的设施,同时将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人和畜等与公路分离,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营。
2、B:弯沉检测
最优排序:③定位→①钻孔→②制浆→⑤灌浆→⑦灌浆孔封堵→④交通控制→⑥弯沉检测。
3、换板部分基层调平均由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一次进行,不再单独选择材料调平。
4、可以判断板块不再脱空。
理由:(此处内容教材和规范冲突,0.2和0.3的答案都是可以得分的。)
因为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规定,当弯沉值大于0.2mm;可判断为脱空板, 该项目实测弯沉值均在规定范围内,所以可判断板块不再脱空。
教材内容:强度达到要求后,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回弹弯沉值,当弯沉值超过0.3mm时,应重新钻孔补压。
5、C:抽提试验;D: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基底应按设计要求处理。如对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 )。
A 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B 路床总厚度 C 路堤和路床总厚度 D 天然地下承载深度
查看
单选
关于支撑渗沟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支撑渗沟应分段间隔开挖 B 支撑渗沟侧壁宜设封闭层 C 支撑渗沟的基底宜埋入滑动面以下至少500mm D 支撑渗沟的出水口宜设置端墙
查看
单选
土工膜袋护坡的侧翼宜设( )。
A 护脚棱体 B 压袋沟 C 排水管 D 边界处理沟
查看
单选
关于填隙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填隙碎石层上为薄沥青面层时,碾压后宜使集料的棱角外露3~5mm B 填隙料应干燥 C 宜采用胶轮压路机静压,碾压时,表面集料间应留有空隙 D 填隙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不得开放交通
查看
单选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试件为( )。
A 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 B 高:直径=1:1的圆柱体 C 高:直径=2:1的圆柱体 D 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
查看
单选
桥梁施工模板吊环设计计算拉应力应( )50MPa。
A 不大于 B 不小于 C 大于 D 等于
查看
单选
泵送混凝土中不适合采用的外掺剂或掺合料是( )。
A 减水剂 B 速凝剂 C 粉煤灰 D 矿物掺合料
查看
单选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埋设护筒,不属于护筒作用的是( )。
A 稳定孔壁 B 钻头导向 C 隔离地表水 D 增强桩身强度
查看
单选
隧道围岩分级一般采用两步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其初步分级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
A 围岩的坚硬程度和地下水 B 围岩完整程度和初始应力 C 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 D 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地下水
查看
单选
隧道爆破掘进的炮眼有:①掏槽眼;②辅助眼;③周边眼。预裂爆破正确的起爆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