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亦师亦友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方法与技能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主动找老师沟通,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说、写个纸条等。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师生间的矛盾多因沟通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1)请写出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针对授课班级师生交往中的问题,设计一个课堂教学活动。(16分)

正确答案
(1)①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关心老师,热爱老师,树立尊重老师的意识。 能力目标: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的矛盾,提高师生交往的能力。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知道师生关系的良好状态,了解尊重教师的内涵、原因与表现。
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尊重老师,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学会正确地与老师交流和沟通。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和老师的矛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课堂教学活动: ①分享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 学生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和老师之间发生的矛盾和问题(如和老师发生争执、老师批评自己等)写在小纸条上,放进提前准备好的纸箱中。 教师随机抽取纸箱中的 3 ~ 5 张纸条,分享纸条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问:其他同学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认为这些问题是由谁引起的?最终是怎样解决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 4 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时间为 5 分钟。
②角色扮演 学生讨论完成后,分小组就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交流方式和解决方式(如误会不理不睬、态度傲慢不讲理、真诚地当面交谈、写信表达内心想法等)进行角色表演。 学生表演完毕后,分别请扮演学生和老师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问: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大家觉得怎样的方式才是正确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的方法呢?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在师生相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要及时沟通,把矛盾解释清楚,尊重关心老师;要找合适的场合,主动找老师坦 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也是生活中的朋友,要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等。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某教师在进行“探问生命”课程导入时,通过播放自制视频“生命的春天”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多种多样、多姿多彩。这运用了课堂导入中的( )。
A 情境导入 B 讲授导入 C 实践导入 D 复习导入
查看
单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改变的事实是( )。
A 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B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已经处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 我国已经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查看
单选
某教师在“守护生命”教学中,关注学生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该教师的做法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 )。
A 人文性 B 时代性 C 实践性 D 综合性
查看
单选
有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讲清,把教材内容讲透。这种观点( )。
A 弱化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B 强调对教材的尊重,符合“用教材教”的思想 C 体现的是“以本为本”,关注了学生的原有经验 D 把教材看成一种资源,教师要合理加工和有效利用
查看
单选
《周易 系辞上》里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具有合作精神就能成就任何事业 B 现代社会需要合作而不需要竞争 C 良好的合作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D 竞争与合作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查看
单选
债权让与对债务人生效的要件是( )。
A 受让人向债务人寄出让与证据 B 债务人同意 C 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合意 D 让与通知到达债务人
查看
单选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装修合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甲向律师丙咨询。丙认为根据《合同法》, 乙的行为构成违约,如提起诉讼,有较大胜诉把握。丙的分析体现的法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
单选
如无明文规定,我国法律生效的时间应当是( )。
A 法律通过之日 B 法律批准之日 C 法律公布之日 D 法律签署之日
查看
单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①在押犯人 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③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④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
单选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 )。
A 完全失效 B 开始生效 C 继续有效 D 开始无效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政治题库小程序
热门试卷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