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具体体现为:
①遗传的有限作用。性格是在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受神经类型特征的制约。材料中,林强的性格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在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家庭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环境不仅包括家庭环境,也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和其他人结成的复杂的社会联系,材料中林强的父母望子成龙,对孩子严加管教,这种家庭氛围影响了林强的性格。
③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作为系统、长期的影响环境,在儿童性格的形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材料中林强在学校需要老师解答疑惑时,也要权衡再三,犹豫不决,这时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发现,进行引导,也可改善其犹豫的性格。
④社会实践对性格形成的作用。人是活动的主体,人的性格就是通过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材料中林强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反复权衡,这类实践活动加重了其犹豫的性格。
综上所述,林强的性格是在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作为老师,要发挥好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2)如果我是老师,对林强的性格培养有如下建议:
1)激发林强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课程或者班队活动来进行引导;
2)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尤其是对林强父母的沟通和交流;
3)运用班集体的力量,让林强在集体的关爱中逐渐找回自信;
4)给林强树立一些榜样,帮助他找到努力的方向;
5)多鼓励林强,增强他的自信,强化他的积极行为;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