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 分)
理由: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职工薪酬金额,所发放的产品与企业正常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相同。(1.5 分)
正确分录:
借:管理费用 [100×0.6×(1+13%)]67.8
制造费用 [500×0.6×(1+13%)]339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6.8(1 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 406.8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6)3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6.8(1 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 240
贷:库存商品 (600×0.4)240(1 分)
(2)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 分)
理由:收取手续费方式的委托代销安排,委托方应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在发出商品时不确认收入。(1.5 分)
正确分录:
2×20 年 12 月 1 日:
借:发出商品 500
贷:库存商品 500(1 分)
2×20 年 12 月 31 日:
借:应收账款 361.6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8)3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1.6(1 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
贷:发出商品 (400×0.5)200(1 分)
借:银行存款 336
销售费用 25.6
贷:应收账款 361.6(1 分)
(3)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1 分)
理由:存货期末计量时,有合同部分和无合同部分应分别处理,不能合并处理。(1.5 分)
有合同部分:成本=1500×3.8=5700(万元),可变现净值=1500×(4-0.1)=5850(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未发生减值。(1 分)
无合同部分:成本=500×3.8=1900(万元),可变现净值=500×(3.5-0.1)=170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发生减值,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900-1700=200(万元)。(1.5 分)
正确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