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材料分析题 材料:
下面是某实习生为讲解“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制作的时间轴:

问题:
(1)该时间轴的制作存在哪些问题(8分)
(2)简述历史教学中使用时间轴的主要作用。(8分)

正确答案
(1)该实习生借助时间轴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是该时间轴的制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历史线索较为混乱。该课的主题为“中日甲午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时间轴上应以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为主。该实习生制作的时间轴不仅包括列强的侵略活动,还有中国人民的反抗活动,与授课主题不符。
②时间标注不够清晰。该实习生在时间轴上用虚线作为清朝历代皇帝执政时间的分界线,但未能标出虚线表示的具体时间,不利于学生对清朝历代皇帝执政时期内发生的列强侵华事件进行记忆。
(2)历史教学中使用时间轴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①帮助学生明确时间观念。对于初中历史课本所涉及的公历纪年、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知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介绍。一般做法是教师讲课时,在以公历纪年为主的情况下,适当介绍公历纪年对应的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例如,教师讲到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在1840年,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1840年是清道光二十年。
②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现象的联系。教师借助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近代中国列强的侵略活动和中国人民抗争活动之间的联系。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价值。
A 春秋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宋金对峙时期
查看
单选
下图是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播种工具的出现 B 铁制农具的发明 C 牛耕技术的运用 D 灌溉技术的进步
查看
单选
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 )。
A 郡国并行 B 内阁专权 C 地方割据 D 门阀政治
查看
单选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有诗人描述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位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白居易
查看
单选
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此图反映的是( )。
A 农业技术进步 B 商业活动活跃 C 手工业的兴盛 D 娱乐业的兴起
查看
单选
有史学家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所以“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提出这一观点的史学家是( )。
A 顾颉刚 B 陈寅恪 C 王国维 D 郭沫若
查看
单选
《诗经·大雅》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从中可以看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以礼乐制维持社会安定 B 以为政有德强化天子的统治地位 C 以井田制保证财政收入 D 以血缘亲疏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
查看
单选
1787年,华盛顿在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指的是( )。
A 建立开明君主制 B 改革联邦政体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改变邦联体制
查看
单选
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行中书省
查看
单选
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日‘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
A 倡导经世致用 B 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 提倡无征不信 D 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历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