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过程的自我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地引入课题,此时学 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接下来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得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为了巩固对燃烧条件的认识,我接着安排了下一个探究实验,“要使热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该怎么办?”这时, 王同学马上站起来回答说:“向水中吹气。”我一听,原本想训斥该生:“吹出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 中的有明显的提高,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白磷怎么会燃烧起来?这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还乱说!”可一想,老师 都有可能犯错,更何况学生呢!于是我笑着说:“王同学,你上来试一试吧!”他上来后用导气管向水中的白磷吹气, 白磷没有燃烧起来,又使劲地吹了一大口,白磷还是没有燃烧起来,于是他有些沮丧地下去了,并趴在桌子上。见 此情景,我肯定了王同学的勇气,并要求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又有学生说:“老师,应该向水中通氧气。” 我说:“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得用实验来加以证实。”并拿出事先收 集好的氧气,请他向水中通入氧气,这时观察到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非常有趣,学生们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鼓 掌,课堂教学又一次达到了高潮。实验过后,我还组织学生尝试了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使其燃烧的实验,也获 得了成功,进而,我又提出问题:“通过导气管用嘴向水中吹气,为什么不能使白磷燃烧?”还是请王同学回答, 他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提示下找到了原因,答道:“从嘴里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它不能支持白磷 燃烧。”此时,我接着说:“好,请坐下,老师非常高兴看到了你的进步。”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我注意到这位 同学的表情,他眼中又充满了自信。
问题: (1)燃烧的条件是什么?(3 分) (2)根据上述教学过程自述,阐述该教师的教学有哪些优点。(8 分) (3)该教师对待王同学的方式对化学教学有哪些启示?(9 分)

正确答案
(1)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和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该教师教学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 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材料中,该教师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出示有关图片,导入课题,让学生体会化学知 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②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进行 学习。材料中,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得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等结论,提升了学生思 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落实了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个性差异进行教学。材料中,教师在学生 回答错误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经验特点、个体差异,鼓励并引导学生,让学生重获自信。 ④充分体现了师生协同互动原则。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需要共 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与知识学习。材料中,该教师没有一味地讲解,而是穿插了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不断引导 和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下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师生协同互动原则。 (3)该教师对待王同学的方式对化学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独特的人,也是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只有把学 生当作课堂主体,才能尽可能开发其最大的潜能。 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适当利用相应鼓励为主的教学评价,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从而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③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和学会思考。教师应用难度适宜、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激发学 生的独立思考。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油脂的是( )。A.植物油 B.石油 C.甘油 D.润滑油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有关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B.将废旧电池进行深埋处理 C.秸秆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有关缓冲溶液的表达正确的是( )。 A.可用醋酸钠配制缓冲溶液 B.缓冲溶液的组分主要是弱酸及其对应的盐 C.人过多饮水引起的水中毒是因为体内缓冲溶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是( )。 ①盐酸除锈,石蜡熔化;②白磷自燃,空气液化;③汽油挥发,酒精燃烧;④三氧化硫溶于水,二氧化碳通人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纸电池是一种应用的“软电池”,它采用涂有碳纳米管的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导体,纸片的两面分别附着锌和 二氧化锰。下列有关纸电池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H3、C0、C02都是极性分子 B.CH4、CCl4、BF3,都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HF、HCl、HBr、HI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离子在 pH=13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图 l 是一套实验室用于发生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利用这套装置能实现下列实验目的的是( )。 A.铜屑和稀硝酸的反应制取一氧化氮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烯 B.分子式为 C7H16且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 4 种 C.烷烃的通式为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2 . 0 mol PCI3 和 l . 0 mol Cl2 充 人 体 积 不 变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发 生 下 述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