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背景资料,回答41-45问题
某公司项目部承建一供水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新建一座钢筋混凝土地下水池,长40m、宽32m、池体深13.5m,基坑与邻近建筑物距离2.6m,地层土为黏土,地下水位于地表以下0.5m。设计要求基坑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水池浇筑方案包含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配合比和坍落度,内外温差控制在20℃内。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程序报批,A公司主管部门审批时发现下列问题:
(1)方案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为:开挖导沟→修筑导墙→开挖沟槽(注入泥浆)→清除槽底淤泥和残渣→吊放接头管。
(2)项目部编制了基坑监测方案,并且决定自行监测,监测方案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签字认可后实施。
(3)因施工结构位于供水厂内,不属于社会环境,而不搭设围挡,存在事故隐患。
(4)为增加混凝土和易性,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经与现场监理协商将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由计算用量340kg调至390kg。墙体施工进入高温期,浇筑时混凝土入模温度达到28℃,墙体养护14d后拆除模板发现有数条纵向宽0.3mm左右的裂纹。
(5)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了围护桩变形,在监测方案中重点针对地下连续墙顶部、深部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控。
关于供水厂厂内施工围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施工结构位于供水厂内,不属于社会环境,而不搭设围挡,做法是正确的
B 施工现场的围挡一般应不低于1.8m ,在市区内应不低于2.5m ,且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C 施工现场围挡(墙)宜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可根据施工需要留置缺口
D 围挡的用材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可以采用安全网
E 禁止在围挡内侧堆放泥土、砂石等散状材料以及架管、模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