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隧道施工项目,该隧道主要穿越砂层泥岩和砂岩,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富含裂隙水。隧道全长800m,设计净高5m,净宽12m,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隧道。
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劳动力计划等内容。拟采取二台阶开挖方法施工,施工顺序如图3所示,并按 ①-⑨的顺序作业。针对该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突水安全事故的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

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潜在的危险,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5人,重伤12人。
问题:
1.施工方案中的劳动力计划包括哪些类别的人员?
2.③-⑥的施工工序,说明修改原因。
3.表列⑦-⑨项工作的内容。
4.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属于哪一类?除此之外,应急预案还有哪些种类?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发生塌方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
2.正确的工序是:④→⑥→③→⑤ 。修改理由是:下台阶应先开挖围岩较弱处,各部分初期支护应在开挖立即进行(或早支护、或边开挖边支护)。
3.表列⑦项为核心土开挖,⑧项为施工仰拱,⑨项为施作二次衬砌。
4.属于专项应急预案,还有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5.安全较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属于较大事故。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填石路堤压实质量采用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进行检测,孔隙率的检测应采用()。
A 路用雷达法 B 灌砂法 C 环刀法 D 水袋法
查看
单选
GPS-RTK技术用于道路中线施工放样时,应先计算出线路上里程桩的( )。
A 方位标 B 坐标 C 距离 D 象限角
查看
单选
路基土在工地测得干密度为 1.63g/cm³,湿密度为 1.82g/cm³,而在实验室测得最大干密度为 1.66g/cm³, 则路基土压实度为( )。
A 89.56% B 91.21% C 98.19% D 109.64%
查看
单选
下面哪个路基施工项目可以在冬期进行施工( )。
A 二级公路的土质路堤   B 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C 整修路基边坡 D 在河滩低洼地带将被水淹的填土路堤
查看
单选
关于透层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温低于10℃或大风、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B 透层油洒布后应自由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在表面形成油膜 C 应按设计喷油量一次均匀洒布,当有漏洒时,应人工补洒 D 在摊铺沥青前,应将局部尚有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沥青清除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的一般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水泥稳定类基层,应在2d之内完成碾压  B 取混合料的初凝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C 取混合料的容许延迟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D 石灰稳定类材料宜在当天碾压完成,最长不应超过4d 
查看
单选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施工时应设置胀缝 B 常温施工,集料温缩系数较小时应设置胀缝  C 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造物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 D 常温施工,年温差较小时应设置胀缝 
查看
单选
某路面施工工序如下:施工准备→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二层集料→碾压→洒第三层沥青→撒第三层集料→碾压→初期养护成型,其对
A 沥青贯入式路面 B 同步沥青碎石路面 C 沥青混凝土路面 D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查看
单选
关于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掺合料可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硅灰 B 高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宜大于600kg/m<sup>3</sup> C 高强度混凝土的施工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 D 搅拌混凝土时高效减水剂宜采用后掺法
查看
单选
桥梁容许建筑高度是指公路定线中所确定的( )。
A 桥面标高与设计洪水位之差  B 桥面标高与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  C 桥跨结构最下缘与设计洪水位之差  D 桥跨结构最下缘与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