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论述题 函数是中学数学课程的主线,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方程、不等式、数列 等内容。

正确答案
函数是中学数学课程的主线,它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课程中,方程、不等式、数列等内容均与函数有非常密切的联 系。①函数与方程。中学数学课程中-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可以转化成求对应函数的零点问题。例如,求方程 ax2+bx+c=0(a≠0)的实数根,可以转化为求函数 Y=O,x2+bx+c 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即求函数的零点问题。由 此可以看出,方程可看作函数的局部性质,求方程的根就变成了思考函数图形与 x 轴的交点问题。利用函数的整体 性质可以研究方程的根的性质,判断根的个数,并估计根所在的区间。 ②函数与不等式。用函数的观点看,不等式就是确定使函数 Y=f(x)图像在 x 轴上方或下方的 x 的区域。中学数学课 程中的-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可以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找到不等式的解集。例如,求不等式 x2—3x+2>0 的解 集,可以通过画出函数 f(x)=x2-3x+2 的图像找到使函数值大于 0 的所有 x 组成的集合,而这个集合就是该不等式的 解集。 ③函数与数列。数列是-种特殊的函数,它的定义域为自然数集或自然数子集。数列是离散的函数,表现在坐标系 中是-些离散的点的集合。中学数学课程主要涉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次函数的离散化,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是二次函数的离散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 n 项和公式都是指数函数的离散化,因 此可以借助函数的性质来研究数列。例如,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Sn=n2—4n 在第几项取得最小值,可以将其转化 为求函数 f(x)=x2--4x 的顶点横坐标问题,根据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可知,当 x=2 时,函数.f(x)取得最小值,即Sn 在第 2 项取得最小值。总之,在方程、不等式、数列等内容中,可以用函数思想思考、解决问题,用函数的概念 和性质去分析问题、 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运算结果-定是无理数的是( )。 A.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 B.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 C.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 D.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差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由参数方程 所确定的曲线的-般方程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已知空间直角坐标与球坐标的变换公式为 则在球坐标系中, θ=π/3 的图形是( )。A.柱面 B.圆面 C.半平面 D.半锥面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设 A 为 n 阶方阵,B 是 A 经过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得到的矩阵,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 B.|A|≠|B| C.若|A|=0,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已知 则.f(1)=( )A.-l B.0C.1 D.π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若矩阵 有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A=2 是 A 的二重特征根,则( )A.x=-2,y=2 B.x=1,y=-1 C.x=2,y=-2 D.x=-1,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下列描述为演绎推理的是( )。 A.从-般到特殊的推理 B.从特殊到-般的推理 C.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推理 D.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目标,这四个目标是( )。A.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B.基础知识、基本技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次实践活动中,某班甲、乙两个小组各 20 名学生在综合实践基地脱玉米粒,-天内每人完成脱粒数量(千克)的 数据如下: 甲组:57,59,63,63,6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试判断过点 P1(2,0,1),P2(4,3,2),P3(-2,1,1)的平面π与平面 的位置关系,并写出- 个与平面π垂直的平面方程。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数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