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其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其中井底车场中属于主要排水系统的工程有: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水仓工程L。监理认为该网络计划的主要排水系统工程安排不合理,要求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E工作需穿过一断层破碎带。在实际施工中,E工作较地质资料数据提前8m揭露该断层破碎带,造成工作面突水。施工单位按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并顺利通过,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不准为由,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K工作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费用增加1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0万元、总工期顺延1个月的索赔要求。


【问题】
1.按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
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问题1【答案】
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是13个月。
关键线路有两条,一条是:A→D→G→J(或①→②→⑥→⑧→⑪),另一条是:C→F→I→L(或①→④→⑦→⑩→⑪)。
问题2【答案】
根据井底车场硐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特点,为保证相关工程的顺利施工,应对照排水系统工程各项目的施工顺序,具体调整方法是:将I调整为H和L的紧后工作;将L调整为F的紧后工作。
调整排水系统各项目的施工顺序,理由是为了保证能够合理安排施工,只有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和水仓工程L都完成后,吸水机及配水巷I才具备施工条件。
问题3【答案】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显示施工会穿过含水层,施工单位没有认真对待,因此,施工单位提出索赔不合理;具体理由是建设单位已提供了断层破碎带位置,且与实际偏差不大,破碎带涌水应当属于施工单位自己应该承担的风险。
问题4【答案】
对于施工单位针对巷道围岩破碎,增加了钢棚支护,且已经获得建设单位同意,因此,建设单位应同意补偿费用;具体理由是增加钢棚支护已经建设单位同意。
对于增加钢棚支护需要总工期进行顺延,建设单位不应当同意,其理由是K工作不是关键工作,本身有4个月的总时差,延误1个月并不影响总工期。
问题5【答案】
E工作发生工期延误1个月,将对紧后工作H有影响;理由是H工作是紧接着E工作开始的,E工作拖延,会影响H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一般在(  )基础上布设,其布设范围和等级选择由矿区长度确定。
A 水准测量 B 一、二等平面控制网 C 三角高程测量 D 三角网
查看
单选
下列矿山工业广场主要建(构)筑物中,属于生产性辅助设施的是( )。
A 压风机房 B 矿灯房 C 矸石场 D 沉淀池
查看
单选
根据《建材矿山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842--2013要求,冬期填筑应较常温时每层铺土厚度减少( ),并预留沉降层,碾压增加1~3遍。
A 5%~10% B 10%~15% C 20%~25% D 30%~35%
查看
单选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中,关于静力压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力压桩一般采取分段压入、逐段接长的方法 B 通常第一节桩上端距地面1m左右时,将第二节桩接上,继续压入 C 静压法沉桩适用于冻土土层中应用 D 静压法沉桩不宜用于有8m硬隔离层的情况
查看
单选
关于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施工工艺为:挖沟槽一放钢筋笼一浇筑混凝土一逐段连接 B 难以保证墙体的垂直 C 每段连续墙之间的接头质量较难控制 D 一般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查看
单选
炸药配比要求接近零氧平衡的目的是( )。
A 减少耗氧量 B 确保操作安全 C 降低有毒气体产生量 D 简化加工工艺
查看
单选
关于乳化炸药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爆感度低 B 抗水性能差 C 环境污染大 D 加工工艺简单
查看
单选
根据巷道支护验收规范的规定,巷道施工作业中,掘进工作面与永久支护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m。
A 30 B 40 C 50 D 60
查看
单选
巷道工程施工时管子道位置一般设在水泵房与变电所连接处,倾角常为( ),内安设排水管路,与副井井筒相连。
A 3°~5° B 10°~15° C 20°~25° D 25°~30°
查看
单选
关于硐室和交岔点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硐室施工方法分为全断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和导硐施工法 B 在断面较大处,交岔点跨度最大部分的碹体应优先砌成 C 硐室高度较大不便施工时,应将整个硐室形成台阶状分层施工 D 若围岩中等稳定,交岔点变断面部分起始段可一次成巷施工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