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城市高架桥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简支梁,下部结构采用独柱式T形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灌注混凝土桩时,为了防止桩顶混凝土不密实,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技术人员分析的可能原因有:①超灌高度不够;②商品混凝土浮浆较多;③孔内水下混凝土面测量不准确。项目部针对分析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项目部编制了桥墩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及定型钢模板。为了加强整体性,项目部将支架与脚手架一体化搭设,现场采用的支架模板施工图如下图所示。

在施工中发生1名新工人从墩顶施工平台坠落致死事故,施工负责人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部门。事故调查中发现:外业支架平台宽为120cm;平台防护栏高为60cm;人员通过攀爬支架上下。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实现全面成本管理,项目部将施工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定期对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考核。
事件二: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项目部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等。
问题:
1.针对灌注桩顶混凝土不密实原因,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2.施工方案中支架结构杆件不全,指出缺失杆件名称。
3.图示支架结构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4.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备哪些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事件一中,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做法体现了成本管理的哪条原则?
6.补充事件二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

正确答案
1.(1)桩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
(2)桩顶10m范围内混凝土适当调整配合比,增大碎石含量,减少桩顶浮桩。
(3)在灌注最后阶段,孔内混凝土面测定采用硬杆筒式取样法测定。
2.施工方案中支架结构缺失的杆件名称: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斜撑和剪刀撑。
3.(1)平台防护栏高60cm错误,外支架围护高度低于1.2m;
(2)栏杆没有进行围护错误,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围护;
(3)承重支架与脚支架连在一起错误,脚手架与支架必须分隔设置;
(4)人员攀爬脚手架上下错误,人员上下应走安全梯或梯道; 
4.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5.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做法体现了目标分解,责任明确的原则。
6.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还包括: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中,具有内摩擦角较高,黏聚力也较高的结构组成是(  )。
A 骨架一密实结构 B 骨架一空隙结构 C 骨架一悬浮结构 D 密实一悬浮结构
查看
单选
在既有结构和路缘石、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层的连接面应喷洒(  ) 。
A 封层 B 透层 C 粘层 D 过渡层
查看
单选
下列方法不适合用于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的是(  )
A 强夯法 B 化学加固法 C 抛石挤淤法 D 预浸法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 B SMA是一种连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 C 沥青用量较多,粘结性要求高,且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 D 具有良好的面层排水性能
查看
单选
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 B 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断丝1%,不允许断筋 C 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一端张拉 D 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
查看
单选
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正确的浇筑顺序是()。
A 0号块→主梁节段→边跨合龙段→中跨合龙段 B 0号块→主梁节段→中跨合龙段→边跨合龙段 C 主梁节段→0号块→边跨合龙段→中跨合龙段 D 主梁节段→0号块→中跨合龙段→边跨合龙段
查看
单选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列车运行间隙,可进行顶进作业 B 慢速列车通过时,可进行挖土作业 C 采用机械挖土,每次开挖进尺1.0~1.5m D 两侧挖土应欠挖200mm后再切土顶进
查看
单选
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 )。
A 粉质黏土 B 膨润土 C 粉土 D 低塑性黏土
查看
单选
预应力悬臂盖梁混凝土浇筑和底模拆除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凝土浇筑从固定端开始;孔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底模板 B 混凝土浇筑从固定端开始;孔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拆除底模板 C 混凝土浇筑从悬臂端开始;孔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底模板 D 混凝土浇筑从悬臂端开始;孔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拆除底模板
查看
单选
关于基坑井点降水井点布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环形井点时,在地下水上游方向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 B 基坑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下游一侧 C 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小,宜采用双排井点 D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