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

阅读《壶口瀑布》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教师激情讲述(略)。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梁衡走进壶口瀑布,去感受她的魅力和带给我们的震撼。(板书:壶口瀑布——梁衡)
师:刚才同学们都对自己眼中的壶口瀑布进行了描述,那么梁衡先生笔下的壶口瀑布是怎样的呢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生自主朗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好,同学们读完了课文,那么就请大家来说一说,初读课文之后你对壶口瀑布有什么感受 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指名回答)
生1:瀑布非常壮观。
生2:气势磅礴。
生3:壶口瀑布的景象变化万千!
师:同学们的感受真多!还有没有 你来说说。
生4:一般的瀑布是从高处往下流的.而壶口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被人们俯视。其他瀑布的水流比较清澈,而壶口瀑布的水浑厚庄重。
师:请坐。她总结出了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特点的不同。还有没有其他感受
生5:壶口瀑布水流湍急。
师:好,请坐。(教师板书,学生感受)同学们初读课文就有了这么多感受,可是要深入理解文章.还需要我们到字里行间去用心感悟、仔细揣摩。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段落和句子,看看哪一句话你最喜欢,想想为什么喜欢。如果有了体会,可以在文字旁边加批注。同学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A、通过视频展示壶口瀑布的气势,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瀑布的大气磅礴,创设了情境。营造了氛围
B B、这段教学旨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对壶口瀑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 C、这段教学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人手,宏观透视,重视“第一印象”“首感效应”的教学观念
D D、在这段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也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正确答案
B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阅读下面一段《社戏》的教学实录,回答下面的问题。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社戏》。首先我们来看看题目,从题目来看,你们觉得社戏应该是一种什么东西 生:一种文化艺术。
A A、讨论法 B B、点评法 C C、练习法 D D、问答法
查看
单选
阅读《背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同学们,在你们心中,父亲是什么样的 谁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你的父亲 (生举手回答)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
A A、运用这样的导入,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于课文感情基调的了解 B B、导入体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的教学理念 C C、导人中互动较多,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见解,但不够简洁 D D、学生通过导人环节,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查看
单选
在学习了杜甫的《望岳》之后,教师准备给学生另外推荐几首五言律诗进行赏析阅渎,以下不合适的是( )。
A A、李白《月下独酌》 B 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C、王维《使至塞上》 D D、王绩《野望》
查看
单选
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教师推荐另外几篇有关爱国的作品,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
A A、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B B、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C C、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D D、史铁生《我与地坛》
查看
单选
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上课前先播放了一段腰鼓舞蹈,在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时,自然地导入新课。对该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
A A、多媒体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 B B、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给学生提供教学信息 C C、多媒体会占据课堂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D D、多媒体可以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有所弥补,激发学生兴趣
查看
单选
教师在讲授朗读技巧与朗读情感表达时,举例说明汉语中儿化音具有表达亲切、喜爱情感,表示轻、微、小等意义的特点,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A、朵儿 B B、妻儿 C C、米粒儿 D D、铁丝儿
查看
单选
在教学《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察”的用法,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中的“察”是动词“看清楚”的意思 B 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形容词“仔细看”的意思 C C、“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中的“察”是形容词“精明”的意思 D 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中的“察”是动词“考察后加以推荐”的意思
查看
单选
某版初中语文教材《海燕》一课后附有一篇短文《句子成分》,这部分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 ( )
A A、知识系统 B B、练习系统 C C、助读系统 D D、范文系统
查看
单选
某教师在导读《伊索寓言》时,建议学生收集一些寓言故事并阅读,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或启示,学生收集成果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A、《皇帝的新装》 B B、《农夫和蛇》 C C、《智子疑邻》 D D、《乌鸦喝水》
查看
单选
阅读《秋天》一课教学设计(节选),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感知课文:【A】(1)范读课文。(要求:①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A A、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齐声朗读、自由朗读、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B B、看图想象、描绘画面、体会意境的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C C、品味赏读,重点解决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的教学重点、难点 D D、拓展延伸进行比较阅读,将本课学习引向纵深,安排摘抄写“秋”的诗文,并做点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语文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