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家风、重家教、守家规的传统,好家风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宋代的司马光,在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训俭示康》中说道:“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教育儿子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说的是个人志向,批评的是奢靡风气,令人信服。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家族后人也都以贤德立身。
清代的郑板桥,自幼家贫,为官以后生活条件虽然得以改善,但从未将所得俸银留作自家使用,而是分给亲友、乡邻。他在一封家信中写道:“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汝持俸钱南归,可换家比户,逐一散给。”他还开列了族人及亲友、同窗的具体名单,将俸银全部分完。郑板桥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在他的周围产生了广泛影响,更得到后世的赞赏。
周恩来一向视侄辈为已出,对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并约定了十条家规,如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来;进京看望他,一律住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一律到机关食堂排队就餐;不许动用公车;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自己的关系;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周恩来定下的家规,自己做到了,他的侄辈也做到了。
材料2
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到行为处事,能折射出好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长辈在他成长中静心抚育的印记。可以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也要与时俱进,将不利于文明进步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剔除,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鉴于此,国家通过倡导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注入暖暖的正能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3月27日、12月25曰,2015年2月18日等)
(1)为什么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5分)
(2)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分)

正确答案
(1)家风通过家规、家教的方式得以传承并体现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好家风是中华民族优良文明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或家族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积淀而成的。(2分)好家风的传承既是塑造个体良好品德的过程,又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2分)好家风与其他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一样,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1分)
(2)好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息息相通的,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材料中勤俭持家、友善邻里、廉洁自律的好家风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2分)传承好家风,就是要通过延续其优良风尚,摒弃不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并进行创新性发展,使好家风成为提高个人素养、增进家庭和睦、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3分)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
A 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 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查看
单选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
A 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 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查看
单选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
A 200% B 50% C 100% D 20%
查看
单选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
A 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B 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 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D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查看
单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A 改革创新 B 独立自主 C 实事求是 D 群众路线
查看
单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
A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
查看
单选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
A 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 B 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C 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 D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
查看
单选
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
A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 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C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 凝聚力量,增进共识
查看
单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欺凌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形势也日益严峻。中国“睡狮”在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中逐渐苏醒。促使中国人
A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中法战争
查看
单选
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在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所说的夷之“长技”主要是指西方的(
A 宗教和思想文化 B 教育和人才培养 C 军事和科学技术 D 民主和政治制度
查看
刷题小程序
考研政治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