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9年9月12日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参观结束时,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在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习近平强调.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使“中国号”这艘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9月13日)
材料2
201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日)
(1)如何理解中共中央在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5分)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5分)

正确答案
(1)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在香山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2)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获得了解放;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军阀割据、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基本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形成了国内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空前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称自己一生所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恩格斯不仅与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参加并指导国际工
A 《共产党宣言》 B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C 《反杜林论》 D 《自然辩证法》
查看
单选
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技术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为人类发展更新了“发动机”;技术悲观派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
A 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评价 B 对主体需要发展程度的认知性评价 C 受主体情感、兴趣和爱好影响的主观性评价 D 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性评价
查看
单选
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
A 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 B 是市场管理部门事先规定的 C 是商品生产者协商出来的 D 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机制自发实现的
查看
单选
十月革命之前,列宁总结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列宁得出这个结论的理论依据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B 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衰落 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 D 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查看
单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
A 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B 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D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查看
单选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和财富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全面提升
A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B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C 加快人力资本培养力度 D 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查看
单选
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出新时代做好
A 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 B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C 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D 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
查看
单选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2019年1月2日,习近
A 两岸对历史现状缺乏认同 B 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 C “台独”分裂势力的存在 D 外部势力的干涉
查看
单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
A 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B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 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 D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查看
单选
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进行了一场大论战,双方论战的焦点是()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D 要不要发动广大民众
查看
刷题小程序
考研政治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