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该做法不正确。
正确做法是:施工中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后方可施工。
(2)为避免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 10~15cm。该做法不正确。
正确做法是:掌握好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和坍落度,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离析和堵管,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18~22cm。
(3)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为 1.5m。该做法不正确。
正确做法是: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
(4)强制提升导管的做法错误。
正确做法是:应采取转动导管的方式,使之脱离钢筋笼。
(5)强制提升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该做法错误。
正确做法是:设法使导管脱离钢筋笼后,应检查导管的连接处是否脱节,并检查钢筋笼的安放情况,确认无误再继续施工。
2.发生堵管的可能原因有:灌注导管破漏 、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混凝土的准备时间太长、隔水栓不规范、混凝土配制质量差等。
3.挂篮施工检查不合格项的正确做法:
(1)自行拆除了安全防护设施的正确做法:必须严格依据己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执行,不得自行拆除安全防护设施,如确需拆除应经申请批准,并做好临时安全防护措施,并及时进行恢复。
(2)电缆直接绑在挂篮上的正确做法:依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及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敷设电缆线路,可采用架空线路或穿入绝缘导管内,并按规定悬挂"当心触电"等醒目的警示标志。
(3)工机具材料在挂篮一侧集中堆放的正确做法:应按施工现场管理指定的堆放地点进行堆放,不得集中堆放在挂篮处;特殊情况下,经荷载验算后也应将部分工机具材料均衡堆放到两侧挂篮处。
4.项目部应补充的记录:
(1)安全管理责任履职记录;
(2)风险管控的交底、检查、整改、过程验收、应急预案演练等;
(3)生产安全事故管理档案;
(4)资源管控有关资料,包括安全教育,资源的进场验收,设施 、设备与物资的目录清单,实施汇总。安全防护 、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职业健康 、卫生防疫、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等安全资料。
5.钢绞线安装方法中的其余要求有:
(1)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
(2)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混凝土浇筑后立即疏通管道,确保管道畅通;
(3)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安装预应力筋;
(4)严格控制预应力安装后至孔道灌浆完成的时间,否则采取防锈措施;
(5)预应力筋附近进行电焊时,应采取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