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承包商中标一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包括一条全长 4567m 的隧道,属特长公路隧道,根据地质详勘报告,隧址区域地下水分布广泛,地表、地下水力联系十分复杂, 岩溶、高压富水的发育受岩性与构造控制,岩溶构造及富水主要发育在观音峡背斜两翼的三叠系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地层中,同时,本隧道所穿越的地表水库、泉眼、鱼塘密布,地下水资源丰富,岩溶分布规模不均,隧道施工遇高压涌水、突泥风险性较高;且进、出口须家河地层地段含煤而引起的瓦斯聚集,因此,施工期间,应针对上述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全隧道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采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如下图所示。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当隧道遇到岩溶、高压富水危害时,可按其对隧道产生的影响情况及施工条件,采取相应施工措施。采用多打眼、打浅眼,控制爆破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的光面爆破施工方法。为获得良好光面爆破效果,采取确定装药量,并通过掏槽眼和辅助眼为周边眼爆破创造临空面等措施。周边眼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

(2)根据地勘报告揭示,本隧道地下水处理实施“排堵结合,定量堵水,限量排放,综合治理” 的治水原则。当洞内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大,实施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注浆堵水措施,当可能产生涌水突泥施工灾害时,实施以保证施工安全为目的注浆加固措施,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压浆顺序:应从上而下,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
(3)2010年4月3日上午,隧道开挖时,出现溶洞涌水事故,当场导致死亡2人,重伤12人,经补报并核实,截至2010年4月5日,确认累计死亡达3人。
问题:
1、本隧道可以采取哪些地质超前预报
2、写出图中(20)的名称。
3、背景资料中 E、W 代表的参数名称,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还有哪些
4、背景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压浆顺序是否正确若错误请改正。
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背景中发生的涌水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超前钻探法、水力联系观测、地质调查法、物理勘探法等。
2、 (20)二次衬砌。
3、E 周边眼间距,W光面爆破层的厚度(最小抵抗线)
光面爆破的主要参数还有:周边眼密集系数、周边眼的线装药密度。
4、不正确。钻孔注浆顺序应由下往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隔孔钻注。
5、较大事故。造成3 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较大事故。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地下排水设施的作用有( )。
A 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 B 拦截地下水 C 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内 D 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流入路基内。
查看
单选
不宜采用强夯法施工的是()。
A 高饱和度的粉土 B 碎石土 C 杂填土 D 软土
查看
单选
桥梁桩基钻孔时,钻渣从钻杆下口吸进,通过钻杆中心排出至沉淀池内,这种钻孔方法称为()。
A 冲击钻孔法 B 正循环回转钻孔法 C 反循环回转钻孔法 D 旋挖钻机钻孔法
查看
单选
下列不属于复合式衬砌隧道和喷锚衬砌隧道施工时的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的是()。
A 周边位移 B 地表下沉 C 拱脚下沉 D 围岩压力
查看
单选
某软岩路堑路段缺乏合格石料,该路堑最适合修建的挡土墙是()。
A 加筋挡土墙 B 锚杆挡土墙 C 浆砌块石衡重式挡土墙 D 护臂式挡土墙
查看
单选
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宜选用()。
A 普通硅酸盐水泥 B 复合硅酸盐水泥 C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D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查看
单选
降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方法和途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进行合同交底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B 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C 提高机械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D 组织顺序施工以便减少资源投入以及放慢施工进度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查看
单选
关于路基填料选择的错误说法是( )。
A 粉质土不宜直接用于填筑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的路床 B 含草皮、树根的土质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C 强膨胀土可以直接作为路基填料 D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可以作为路基填料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中,有关石灰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中,有关石灰的说法正
A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用石灰应不高于Ⅱ级技术要求 B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 C 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在30%以上 D 二级公路用石灰应不低于Ⅱ级技术要求
查看
单选
连拱隧道施工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贯通中导洞→中隔墙→主洞开挖 B 中隔墙→贯通中导洞→主洞开挖 C 主洞开挖→中隔墙→贯通中导洞 D 主洞开挖→贯通中导洞→中隔墙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