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挡土墙坍塌原因是挡土墙未设置反滤层导致土体堵塞泄水孔,导致后背填土含水量过大,墙后土体抗剪强度降低滑动而引起坍塌。
2.挡土墙的钢筋设置位置在墙趾、墙背位置;
结构特点:(1)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2)在墙背设少量钢筋,并将墙趾展宽(必要时设少量钢筋)或基底设凸榫抵抗滑动;(3)可减薄墙体厚度,节省混凝土用量
3.钢筋加工允许偏差、钢筋成型与安装允许偏差、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受力钢筋连接情况的检验。
4.
(1)错误之处:第一车混凝土到场后立即开始浇筑
正确做法: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地点后,应按规定检测其坍落度,坍落度应符合设计。同时注意观察黏聚性和保水性等符合设计要求。(精讲和高频讲过)
(2)错误之处:按每层600mm水平分层浇筑混凝土,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
正确做法:浇筑层的厚度取决于振捣方法,浇筑层过厚。
(3)错误之处:新旧挡土墙连接处增加钢筋使两者紧密连接
正确做法:新旧挡土墙连接处应凿毛、清洗、湿润。
(4)错误之处:如果发生交通拥堵导致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可适量加水调整混凝土和易性;
正确做法: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或加入外加剂。
5.(1) 每层泄水孔应分散布置;
(2)回填土应以渗透性材料或符合设计的材料,不应用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