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 K0+000~K48+000 段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公路靠近三峡某风景旅游区,沿线居民较多。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 1:施工单位组建了工地试验室,采购了马歇尔试验仪、恒温水槽、真空保水容器、烘箱、天平、温度计、卡尺等设备。试验室人员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试得到了标准试件在标准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条件下的稳定度为 X;另外,将标准试件在 60±1℃恒温水槽中保温 48h,然后测试得到了其稳定度为 Y,计算得到 Z=Y/X×100%。
事件 2:施工单位在 K25+100 右侧设置了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站。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环保部门接到当地居民举报,称施工单位造成了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实测 PM2.5 和 SO2等大气质量指标,多项指标严重超标。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施工便道为简易土路,雨天泥泞、晴天扬尘;
(2)运输砂石、矿粉的车辆未加盖,沿途遗洒、粉尘飞扬;
(3)沥青混凝土集中拌合站的烟尘敞口排放、严重超标。
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处以罚款。
【问题】
1. 本工程中基层混合料的拌合方法有哪两种?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本工程宜采用哪一种?
2. 本工程路面结构的上面层和底基层在粒料级配方面分别有何要求?
3. 事件 1 中试验方法除了用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外,还有什么用途?
4. 写出事件 1 中 Z 的名称,它是反映沥青混合料什么性能的指标?
5. 针对事件 2 中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指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写出整改措施。

正确答案
1.两种施工方法:路拌法和厂拌法。本工程宜采用厂拌法。
2.上面层(SMA)的矿料级配组成中应该缺少 1 个或几个档次,形成间断级配。
底基层(级配碎石)级配应接近圆滑曲线(或应形成连续级配)。
3.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还可用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4.叫做残留稳定度,它是反映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的抵抗剥落能力的指标。
空隙率:评价沥青混合料压实程度的指标。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是指空隙的体积占沥青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沥青饱和度: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沥青实体体积占矿料骨架实体以外的空间体积的百分率,又称为沥青填隙率。
稳定度:指沥青混合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流值:评价沥青混合料抗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
5.整改措施:
(1)对施工便道进行硬化,防止扬尘;
(2)运输易飞扬的材料时,采取遮盖措施(或罐装运输);
(3)对拌和站安装烟尘处理装置(或除尘装置)。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程序有:①整平原地面;②摊铺下层砂垫层;③机具就位;④割断塑料排水板;⑤插入套管;⑥机具移位;⑦拔出套管;⑧塑料排水板穿靴;⑨摊铺上层砂垫层。
A ①③②⑨④⑤⑦⑧⑥ B ①②③⑧⑤⑦④⑥⑨ C 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 D ①②③⑨④⑤⑦⑧⑥
查看
单选
无机结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不包括的技术内容是( )。
A 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 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C 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D 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查看
单选
下列公路工程质量事故中,属于较大质量事故的是( )。
A 二级公路项目的中隧道结构坍塌事故 B 二级公路项目的大桥主体结构垮塌事故 C 高速公路项目的路基(行车道宽度)整体滑移事故 D 直接经济损失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的事故
查看
单选
有关加筋土挡墙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筋土挡墙应用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 B 墙背拉筋锚固段填料宜采用粗粒土或改性土等填料 C 严禁使用羊足碾碾压 D 靠近墙面板1m 范围内,应使用小型机具夯实或人工夯实
查看
单选
沥青路面结构中( )有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的作用。
A 面层 B 基层 C 底基层 D 垫层
查看
单选
下列公路工程设计变更中,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的是( )。
A 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变更 B 大中桥的数量或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的变更 C 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变更 D 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变更
查看
单选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正确的说法是 ( )。
A 派2 名以上有执法权的人员进入被检查单位和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B 组织制定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C 对工程构配件质量进行全部检测 D 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教育计划
查看
单选
工程量清单汇总表中的投标报价不包括( )。
A 暂列金额 B 计日工合计 C 暂估价 D 清单合计
查看
单选
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过程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的是( )。
A 施工单位负责人 B 项目负责人 C 项目专职安全员 D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查看
单选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导墙的材料、平面位置、形式、埋置深度、墙体厚度、顶面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是( )。
A 导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构筑 B 导墙的平面轴线应与地下连续墙轴线垂直 C 导墙底端埋入土内的深度不宜大于 1m D 导墙顶端应高出地面,遇地下水位较高时,导墙顶端应高于稳定后的地下水位 2m以上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