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0.5km的平原区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进行混凝土路面施工。在公路沿线全面考察,考虑设置1座混凝土拌合站。拌合站设备及标识、标牌的要求如下:
(1)混凝土拌合应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合设备应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外掺剂计量应采用流量或人工方式计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自动性,且具备电脑控制及打印功能。
(2)按施工标准化要求设置了下列标识标牌:拌合站简介牌、操作规程牌、消防保卫牌、安全警告警示牌等。
事件二:基层施工施工单位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现摘录要点如下:
(1)天气炎热或运距较远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合时含水率可高于最佳含水率1~2百分点。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宜在1h之内完成碾压成型,应取混合料的初凝时间与容许延迟时间较长的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4)摊铺时纵向接缝应采用斜接。
(5)养护采取土工布覆盖养护、铺设湿砂养护、草帘覆盖养护、洒铺乳化沥青养护等方式。
事件三:混凝土路面摊铺采用滑膜摊铺机摊铺,由于混凝土面层较宽,摊铺机一次摊铺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施工单位按要求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构造形式采用设拉杆假缝型。考虑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热胀冷缩,在横向上设置了胀缝,其胀缝钢筋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施工,其构造如图所示。

事件四:水泥混凝土路面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具体实测项目包括:弯拉强度、板厚度、平整度、相邻板间的高差、纵横缝顺直度、中线平面偏位、路面宽度、纵断高程、横坡。
事件五:当路面底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中央分隔带的开挖,先挖集水槽后挖纵向盲沟。集水槽开挖完毕后进行防水层的施工,采用双层防渗沥青喷涂,涂布范围应是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路基及路面结构层。纵向盲沟内分层填筑渗水性材料,纵向盲沟顶部采用(C)作为反滤层。
【问题及答案】
1.改正事件一(1)中错误之处并补充(2)中标识标牌的内容。
2.改正事件二中错误的地方。
3.事件二中,养护方式还有哪些?
5.补充事件四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的项目,并指出检验项目中要求合格率达到95%以上的项目。
6.指出事件五中中央分隔带开挖错误之处,并写出C的名称。

正确答案
1.(1)中改正:水、外掺剂计量应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禁止采用流量或人工方式。
(2)标识标牌补充内容:混合料配合比牌、材料 标识牌。
2.改正1:天气炎热或运距较远时,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拌合时含水率可高 于最佳含水率0.5~1百分点。
改正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清理干净,并洒铺水泥净浆,再摊铺上层混合料。
改正3: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宜在2h之内完成碾压成型,应取混合料的初凝时间与容许延迟时间较短的时间作为施工控制时间。
改正4:摊铺时纵向接缝宜采用垂直相接。
3.养护方式还有:洒水养护、薄膜覆盖养护。
4.A—传力杆,B—胀缝板。A应该采用光面钢筋。纵向施工缝构造形式为设拉杆平缝型。
5.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的项目还包括:抗滑构造深度、断板率、横向力系数。检验项目中要求合格率达到95%以上的项目包括:弯拉强度、板厚度。
6.当路面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中央分隔带的开挖。C—土工布。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标准的控制指标宜采用( )。
A 孔隙率 B 压实度 C 沉降差 D 密度
查看
单选
下列不属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的是( )。
A 换填土 B 强夯法 C 预浸法 D 电渗排水法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路基雨期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挖至路床顶面以上300~500mm时应停止开挖 B 开挖岩石路堑,炮眼应尽量竖直设置 C 路堤填筑每一层表面应设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或雨前完成压实 D 重粘土、膨胀土及盐渍土地段不宜在雨期施工
查看
单选
下列真空预压施工步骤正确的是( )。
A 排水系统施工→抽真空系统施工→密封系统施工→抽气 B 排水系统施工→密封系统施工→抽气→抽真空系统施工 C 抽真空系统施工→密封系统施工→排水系统施工→抽气 D 抽真空系统施工→排水系统施工→密封系统施工→抽气
查看
单选
下列抛石挤淤施工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抛石挤淤适用于处理海湾滩涂等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大于15m B 抛石挤淤应采用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石料直径宜不小于300mm C 当软土地层平坦,横坡缓于1:10时,应沿路线中线向前呈等腰三角形渐次向两侧对称抛填至全宽,将淤泥挤向两侧 D 当横坡陡于1:10时,应向高侧向低侧渐次抛填,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不少于2m宽平台
查看
单选
厂拌热再生中关键技术是( )。
A 添加的胶粘剂(如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与旧混合料的均匀拌和技术 B 旧沥青混合料的加热重熔技术 C 新加沥青、再生剂与旧混合料的均匀复拌技术 D 解决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加热重熔问题与旧沥青混合料的精确计量问题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强度及刚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B 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C 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为1.5mm D 对拱架各截面应力强度进行验算时,分别验算其拱顶、拱脚和1/8跨各截面,以及各连接节点的应力。
查看
单选
隧道围岩级别为Ⅳ,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为B,小净距隧道是指中间岩墙厚度小于分离式独立双洞的最小净距( )。
A 1.5×B B 2.0×B C 2.5×B D 3.5×B
查看
单选
适用于除岩层外的各种土质地质条件的钻孔设备是( )。
A 螺旋钻机 B 冲击钻 C 回转斗钻机 D 液压旋挖钻机
查看
单选
关于二次衬砌的施作,说法错误的是( )。
A 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明显下降 B 拱顶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C 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D 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相对位移量的95%以上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