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 K5+300~K6+220,全长 920m。K5+300~K5+325、K6+200~ K6+220 段为Ⅴ级围岩,其余段落均为Ⅲ级围岩,隧道内涌水量较少,涌突水可能性小。施工单位从隧 道两端对向开挖,Ⅴ级围岩段采用中隔壁法;Ⅲ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隧道一段开挖至桩号 K5+600 时,其隧道开挖横断面示意图如图 3-1 所示,图中 1~8 代表开挖或支护的施工工序。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隧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隧道施工方案,部分要求如下:
(1)在开挖掌子面至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逃生通道,随开挖进尺不断前移。
(2)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
事件二: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二衬施工前,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检验。
事件三:为了控制围岩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控量测某断面围岩量测数据绘制了位移(u)一时间(t)关系图如图 3-2。

【问题】
1.该隧道按长度分类,属于哪种隧道?
2.写出图中施工工序 1、2、6、8 的名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补充事件二中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检验的实测项目。
5.针对事件三,指出该段围岩位移管理等级,并写出应对措施。

正确答案
1.按长度分类,该隧道属于中隧道。
2.1-上台阶开挖;2-上台阶初期支护;6-仰拱(底部)开挖;8-二次衬砌
3.(1)正确。
(2)不正确。
正确做法:初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法或潮喷法。
4.初支喷射混凝土检验的实测项目还有喷层厚度、喷层与围岩接触状况。
5.(1)该段围岩位移管理等级为Ⅰ级。
(2)应对措施:暂停开挖,人员撤离,加强支护,加强监控量测。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关于普通钢筋说错误的是( )。
A 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B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 C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D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
查看
单选
下列情况中,可以不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的是( )。
A 滑坡地段路基 B 二级公路填石路堤 C 三级公路填土路堤 D 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路基
查看
单选
关于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处作业不得同时上下交叉进行 B 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 C 高处作业场所临边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 D 必要时可用安全绳用作悬吊绳
查看
单选
挖掘浅且短的路堑宜采用的作业方法是( )。
A 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 B 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 C 分层纵挖法 D 通道纵挖法
查看
单选
某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 7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3000 万元人民币。这属于( )。
A —般生产安全事故 B 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C 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D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公路隧道施工防排水,说法正确的是( )。
A 边坡、仰坡坡顶的截水沟应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在洞口开挖后修建 B 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顺坡,向路堑外排水 C 采用井点降水法施工时,井点间距宜为 25~35m D 井点降水法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应不小于预测抽水量
查看
单选
下列不宜采用灌砂法来测现场干密度的是( )。
A 填土路基 B 填石路堤 C 水泥稳定土基层 D 砂石路面
查看
单选
锚杆挡土墙施工工序主要有:①基坑开挖、②基础浇(砌)筑、③锚杆安放与注浆锚固、④肋柱和挡土板预制、⑤挡土板安装、⑥钻孔、⑦墙后填料填筑与压实、⑧肋柱安装、⑨锚杆
A ①②⑨⑥③④⑧⑤⑦ B ①②⑨⑥④③⑧⑦⑤ C ①②⑨⑧⑥④③⑤⑦ D ①②⑨⑥④③⑧⑤⑦
查看
单选
按结构体系划分,桥梁结构基本体系不包括( )。
A 梁式桥 B 拱式桥 C 斜拉桥 D 悬索桥
查看
单选
隧道爆破钻眼爆破施工,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有:①掏槽眼;②辅助眼;③周边眼。预裂爆破正确的起爆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