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岩石巷道围岩中等稳定,采用钻眼爆破施工方法,锚喷支护,锚杆直径20mm、长度20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厚度100mm。施工中每50m安设一组顶板离层观测仪,顶板离层仪深基点位于距顶板6.5m处的稳定岩层中,浅基点位于锚杆锚固端下100mm处,规定每周观测记录一次,顶板离层警戒值为50m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某日,观测员记录巷道顶板离层3个测点数据如下:第1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n=50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15mm(均为基于顶板孔口位移值);第2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65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2?=10mm;第3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g=70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a=18mm。监理工程师认为应停止工作面作业,先进行加强支护施工。
事件二:某日,工作面放炮通风安全检查后,班长安排工作面打顶部锚杆眼,打眼过程中,巷道左肩部一块100mm×200mm的活石突然掉下,砸伤打眼工王某的右脚。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抢救并保护现场,同时汇报给单位负责人。
问题:
?1.给出事件一中第1测点的低区(浅部)和高区(深部)岩层的离层值。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顶板离层数值超过警戒值时,可采取哪些加强支护措施?
?4.事件二中,班长的工作存在哪些失误和不妥?给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1.(1)低区(浅部):顶板1.9m 以下范围岩层离层值是15mm;
(2)高区(深部):顶板1.9m 到6.5m 范围岩层离层值是35mm。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观点正确。
理由:测点2、3 离层值均达到警戒值,应先加强支护。
3.顶板离层值达到警戒值时,根据离层发生不同位置采取以下措施:
(1)离层发生在浅基点范围内(锚固区内),考虑增加锚杆数量或采用高强度锚杆,以增加支护强度。
(2)离层在深基点到浅基点之间的范围内(锚固区外),应考虑增加锚杆长度(或增加锚索支护),将锚固端锚入稳定岩层中。
(3)不同离层位置,均可采取可缩性钢支架与锚喷联合支护形式。
4.(1)事件二中班长组织工作面安全检查不细,敲帮问顶工作不到位,活石没有处理干净。
(2)放炮检查后直接安排打锚杆不妥,安全检查后应先进行临时支护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采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方向和高程时,指向仪布置距离工作面的最小距离是( )。
A 30m B 50m C 70m D 100m
查看
单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顺序是( )。
A 施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计算配合比 B 试验室配合比→计算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C 计算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D 施工配合比→计算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
查看
单选
根据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钢筋混凝土梁属于( )。
A 受扭构件 B 受拉构件 C 受压构件 D 受弯构件
查看
单选
【过期考点】室内地面涂料防水层完工后,面层施工前应蓄水( )。
A 6~12h B 12~24h C 24~48h D 48~96h
查看
单选
关于土方开挖原则,正确的是( )。
A 堆载预压,压实后再开挖 B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 C 一次性降水,连续开挖 D 相邻基坑开挖,先浅后深
查看
单选
某基坑设计降水深度15m,土的渗透系数6m/d,降水宜采用( )。
A 一级轻型井点 B 管井井点 C 喷射井点 D 深井井点
查看
单选
低瓦斯矿井煤层巷道中使用的煤矿许用炸药,其安全等级不应低于(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查看
单选
【过期考点】具有延时起爆、抗杂散电流和网路检测功能的起爆方法是( )。
A 电力起爆法 B 导爆管雷管起爆法 C 导爆索起爆法 D 电子雷管起爆法
查看
单选
立井井筒基岩段施工工作面预注浆堵水属于( )。
A 充填注浆 B 渗透注浆 C 挤密注浆 D 劈裂注浆
查看
单选
立井井筒净直径6.5m,深度860m,其凿井提升方案宜采用( )。
A 一套单钩提升,选用5m3吊桶 B 两套双钩提升,主提升选用5m3吊桶,副提升选用4m3吊桶 C 一套单钩、一套双钩提升,主提升选用8m3吊桶,副提升选用6m3吊桶 D 两套单钩提升,主提升选用6m3吊桶,副提升选用5m3吊桶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