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其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其中井底车场中属于主要排水系统的工程有: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水仓工程L。监理认为该网络计划的主要排水系统工程安排不合理,要求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E工作需穿过一断层破碎带。在实际施工中,E工作较地质资料数据提前8m揭露该断层破碎带,造成工作面突水。施工单位按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并顺利通过,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不准为由,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K工作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费用增加1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0万元、总工期顺延1个月的索赔要求。
问题:
1.按照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
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按照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网络计划工期为13个月。关键路线有2条,分别为A→D→G→J,C→F→I→L。
2.水仓工程L作为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的Ⅰ的紧前工作(Ⅰ工作与L工作互换施工顺序,变为L→Ⅰ),并与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平行施工。
理由:(1)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实际施工中不做为水仓工程L的紧前工作,其紧前工作只能是水仓入口工程;(2)水仓工程L与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同时平行施工,有利于缩短工期;(3)水仓工程L与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施工完成后,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开工更为方便;(4)调整后的关键线路与总工期不变
3.不合理。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揭露情况基本相符,造成工作面突水主要是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法存在问题,没有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穿越断层前没有进行探放水工作。该事故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
4.(1)费用索赔合理,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属于建设单位责任风险,费用增加10万元应予补偿。
(2)工期索赔1个月不合理。因K工作有4个月总时差,工期影响1个月未超过其总时差,故工期不予补偿。
5.E工作延误影响紧后工作H最早开工1个月,因为E与H的时间间隔为0;不影响紧后工作G,因为E与G的时间间隔为1个月,延误时间未超过其时间间隔。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施工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先控制后细部 B 由局部到整体 C 由低级到高级 D 先室外后室内
查看
单选
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所形成的新的岩石,下列属于变质岩的是()。
A 板岩 B 安山岩 C 玄武岩 D 硅质岩
查看
单选
具有角度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交会定点测量和放样测量等多种用途的测量仪器是()。
A 激光扫平仪 B 陀螺经纬仪 C 全站仪 D 电子水准仪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多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施工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构件类型少 B 各类构件接头处理复杂 C 技术要求较低 D 施工场地相对大
查看
单选
矿业工程合同变更是指矿业工程施工合同的当事人就变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下列不属于合同变更范围的是()。
A 任何工作质量的变更 B 增减合同约定的部分工作内容 C 承包人在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D 变更设计合同
查看
单选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应当()开展一次水害隐患排查。
A 每三年定期 B 每月至少一次 C 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 D 每季度至少一次
查看
单选
锚杆锚头与围岩的固定,常用()形式。
A 水泥卷锚固 B 管缝张力锚固 C 机械锚固 D 树脂粘结锚固
查看
单选
巷道光面爆破分配炮眼装药量时,单眼分配最多药量的应是()。
A 掏槽眼 B 崩落眼 C 底眼 D 顶眼
查看
单选
以下关于井筒表土段吊挂井壁施工法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 吊挂井壁施工法是一种短段掘砌施工方法 B 吊挂井壁施工法可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土层 C 吊挂井壁施工法段高一般取1~2m D 吊挂井壁施工法使用的设备简单,但工序转换频繁,井壁接槎多,封水性差
查看
单选
某施工单位承揽了一井筒的施工任务,施工准备由施工单位负责,建设单位协助,施工中发生的() 事件施工单位可以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A 原材料备用量不足导致工期拖延 B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而延误进度 C 施工设备没有及时进场而延误开工 D 施工图纸不能及时提供而延误施工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