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井底车场及硐室工程,其编制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其中井底车场中属于主要排水系统的工程有: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吸水井及配水巷工程I,水仓工程L。监理认为该网络计划的主要排水系统工程安排不合理,要求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预测,E工作需穿过一断层破碎带。在实际施工中,E工作较地质资料数据提前8m揭露该断层破碎带,造成工作面突水。施工单位按应急方案进行了处理并顺利通过,增加费用2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以地质资料不准为由,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K工作因围岩破碎严重,经建设单位同意增加了钢棚支护,费用增加10万元,工期延误1个月;施工单位提出了补偿费用10万元、总工期顺延1个月的索赔要求。

【问题】
1.按图1计算该施工网络计划工期,指出其关键线路。
2.调整网络计划中排水系统的施工安排,并说明理由。
3.施工单位对处理E工作断层破碎带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针对K工作增加钢棚支护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5.E工作的延误,对哪个紧后工作有影响?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问题1
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是13个月。
关键线路有两条,一条是:A→D→G→J(或①→②→⑥→⑧→),另一条是:C→F→I→L(或①→④→⑦→⑩→)。
问题2
根据井底车场硐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特点,为保证相关工程的顺利施工,应对照排水系统工程各项目的施工顺序,具体调整方法是:将I调整为H和L的紧后工作;将L调整为F的紧后工作。
调整排水系统各项目的施工顺序,理由是为了保证能够合理安排施工,只有泵房及变电所工程H和水仓工程L都完成后,吸水机及配水巷I才具备施工条件。
问题3 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显示施工会穿过含水层,施工单位没有认真对待,因此,施工单位提出索赔不合理;具体理由是建设单位已提供了断层破碎带位置,且与实际偏差不大,破碎带涌水应当属于施工单位自己应该承担的风险。
问题4
对于施工单位针对巷道围岩破碎,增加了钢棚支护,且已经获得建设单位同意,因此,建设单位应同意补偿费用;具体理由是增加钢棚支护已经建设单位同意。
对于增加钢棚支护需要总工期进行顺延,建设单位不应当同意,其理由是K工作不是关键工作,本身有4个月的总时差,延误1个月并不影响总工期。
问题5
E工作发生工期延误1个月,将对紧后工作H有影响;理由是H工作是紧接着E工作开始的,E工作拖延,会影响H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矿山地质土的坚实系数在0.5~0.6之间,应采用( )开挖方法及工具。
A 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镐翻松 B 主要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 C 整个先用镐、撬棍,后用锹挖掘,部分用楔子及大锤 D 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
查看
单选
根据《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的规定,矿业工程质量验收中,主控项目的检查点有( )及以上测点符合合格质量规定。
A 75% B 80% C 50% D 70%
查看
单选
关于硐室和交岔点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硐室施工方法分为全断面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和导硐施工法 B 在断面较大处,交岔点跨度最大部分的碹体应优先砌成 C 硐室高度较大不便施工时,应将整个硐室形成台阶状分层施工 D 若围岩中等稳定,交岔点变断面部分起始段可一次成巷施工
查看
单选
矿图中,其坐标网格的间距一般为( )
A 10cm B 20cm C 30cm D 40cm
查看
单选
矿业工程施工测量是一个区域性的工作,它必须从涉及范围的整体出发,逐步传递进行。下列关于矿业工程施工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整体到局部、先细部后控制” B “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细部” C “从局部到整体、先细部后控制” D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查看
单选
爆破器材使用中,民用爆炸物品变质和过期失效的,应当及时( )。
A 退还给当地公安管理部门 B 清理出库,并予以销毁 C 交给相关技术科研单位进行研究 D 继续在市面上使用
查看
单选
下列工程材料中,能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有( )。
A 早强剂 B 减水剂 C 泵送剂 D 引气剂
查看
单选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不宜使用( )。
A 普通水泥 B 矿渣水泥 C 硅酸盐水泥 D 火山灰水泥
查看
单选
混凝土组成中若含砂率过小,则( )。
A 坍落度变大、石子不容易离析 B 坍落度变小、石子不容易离析 C 坍落度变大、石子容易离析 D 坍落度变小、石子容易离析
查看
单选
提升设施的临时改装采用箕斗加罐笼的混合提升方式,主要优点是( )。
A 提升能力大 B 提升安全性高 C 提升管理简单 D 便于提升矸石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