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公司中标一座跨河桥梁,该桥跨河部分总长101.5m,上部结构为30m+41.5m+3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桥墩,桩基础。
为满足河道18m宽通航要求,跨河中间部分采用贝雷梁——碗扣组合支架形式搭设门洞;其余部分均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支架高度10m(见下图),采用筑岛围堰。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了保证支架的承载力以及消除支架和支架地基引起的非弹性变形,对支架进行了堆砂袋预压,压重为支架需承受全部荷载的1.05倍,并在跨中支架顶部设置了标高观测点。观测点预压前标高为185.756m,进行分级预压,100%预压荷载时观测点的标高为185.701m。预压稳定后进行了分级卸载,卸载后观测点的标高为185.725m。设计单位提供了结构本身需要的预拱度14mm。经计算,施工预拱度由下表中各变形决定,并按二次抛物线设置预拱度。跨中底板的设计标高为185.956m。
施工预拱度考虑因素

事件二:上部结构施工工艺包括: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模板系统安装→(B)→底板、腹板钢筋及预应力安装→(C)→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孔道压浆→落架、模板支架拆除。
事件三:针对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分层、分块浇筑。施工硅酸盐混凝土分块浇筑时,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长边;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事件四:预应力张拉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伸长值进行校核。本桥的预应力钢筋均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σk=1860MPa,公称面积Ag=140mm2,张拉控制力为0.75σk。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工艺流程:0→15%σcon(初始应力)→30%σcon →100%σcon(持荷5分钟锚固)。张拉过程依次上升油压,分级方式为15%、30%、100%,各个阶段对应的两端伸长值和分别为13mm、24mm、81mm,设计总伸长值为74.8mm。
事件五:梁体施工完后,然后拆除支架。为保证施工安全,拟定分三部分(A、B、C) (见下图),分批分次拆除支架。

【问题及答案】
1.写出1、2、3的名称。
2.根据事件一,计算施工预拱度考虑因数表中A值。计算该支架跨中需要设置的预拱度以及底板的立模标高。(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3.写出事件二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施工工艺中B、C工序名称。
4.指出事件三中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5.事件四中,张拉伸长值控制是否满足要求?并说明理由。
6.事件五,排列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
7.根据背景资料,该桥梁需编制哪些专项方案?哪些需要专家论证?

正确答案
1.1—可调托座;2—螺杆;3—顶层水平杆。
2.模板、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F=(185.725-185.701)m=0.024m;
该支架跨中需要设置的预拱度
=(14+24)mm =38mm;
底板的立模标高=(185.956+0.038)m=186.994m。
3.B—支架加载预压;C—内模安装。
4.(1)错误1: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长边;改正: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短边。
(2)错误2: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 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改正:应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错误3: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改正: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不大于25℃。
5.满足要求。
理由:实际张拉总伸长值:(81-13)+(24-13)=78+11=79mm,伸长率=(79-74.8)÷74.8×100% =5.6%属于±6%范围内,张拉伸长值合格。
6.A、B、C三部分合理的拆除顺序:先拆除B,然后同步拆除A和C。
7.门洞支架工程、满堂支架工程、筑岛围堰 工程、模板工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需编制专项方案。门洞支架工程、满堂支架工程需要专家论证。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关于路基改建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路堤与新路堤交界的坡面挖除清理的法向厚度不宜小于0.3m B 既有路堤的护脚挡土墙及抗滑桩应予拆除,宜拆除至路床底面以下 C 对高路堤拓宽可采取粉喷桩、砂桩、竖向排水体、碎石桩等处理软土地基 D 路基加宽应按设计拆除老路路缘石、旧路肩、边坡防护、边沟及原有构造物的翼墙或护墙等
查看
单选
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在( )以上。
A 10% B 20% C 30% D 40%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强力夯实法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 )。
A 按边桩桩号计算列出各分层在路堤相应位置的控制性层面标高 B 纵向上在道路中线上布置夯点,并向两侧展布,夯点距4.5m×4.5m C 强夯施工一定要远离涵墙、挡土墙外6m作业,以保证结构物安全 D 测量仪器架设在距离夯点20m远处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抗滑桩施工说话正确的是( )。
A 抗滑桩施工前,应采取卸载、反压、排水等措施使滑坡体保持基本稳定,严禁在滑坡急剧变形阶段进行抗滑桩施工 B 开挖桩群应从两端沿滑坡主轴间隔开挖,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开挖邻桩 C 开挖应分节进行,分节不宜过长,每节宜为1~2m D 分节应设在土石层变化处和滑动面处
查看
单选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横向施工缝设在不与缩缝或胀缝重合处,应采用( )。
A 设传力杆假缝型 B 设传力杆平缝型 C 不设传力杆假缝型 D 设拉杆企口缝型
查看
单选
采用直接加铺法进行水泥路面改造加铺沥青面层前,针对混凝土路面不同种类的病害进行有效的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边角破碎损坏较深和较宽的路面,先用切割机切除损坏部分,然后浇筑同强度等级混凝土 B 对边角破损较浅、较窄的,可凿除5cm以上,然后用细石拌制的混凝土混合料填平 C 对发生错台或板块网状开裂的混凝土路面,采用水泥浆高压灌注处理 D 混凝土路面水泥浆高压灌注处理工艺流程:定位→钻孔→制浆→灌浆→灌浆孔封堵→交通控制→弯沉检测
查看
单选
在模板上设置的吊环的拉应力应不大于( )。
A 45MPa B 50MPa C 65MPa D 75MPa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混凝土路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横向缩缝的切缝方式应由施工期间该地区路面摊铺到切缝时的昼夜温差确定 B 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1d C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混凝土路面养护时间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 D 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宜小于21d
查看
单选
下列填缝料中可用于各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是( )。
A 硅酮类 B 橡胶沥青类 C 改性沥青类 D 道路石油沥青类
查看
单选
隧道围岩为Ⅰ~Ⅲ级的中小跨度隧道,宜采用( )。
A 全断面 B 留核心土法 C 台阶法 D 双侧壁导坑法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