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主坝(黏土心墙土石坝)、副坝(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引水涵洞等建筑物组成。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 1:在主坝施工中,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方案部分内容如下:选用振动碾对坝体填筑土料进行压实;施工前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土料填筑压实参数:坝体填筑时先进行黏土心墙填筑,待心墙填筑完成后,再进行上下游反滤料及坝壳料填筑。
事件 2:主坝施工中,为加强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料场质量和坝面施工质量,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经常检查土料场质量。
(2)坝面施工中,经常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3)对黏土心墙两侧的反滤层施工质量经常进行检查。
事件 3:副坝混凝土施工中,为防止出现深层裂缝,施工单位采取了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多项温度控制措施。
事件 4:引水隧洞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爆破后人员进入工作面检查等待时间为 10min,且确保洞内空气质量合格后人员再进入工作面。
(2)爆破采用康铜桥丝电雷管,要求康铜桥丝雷管的电阻极差不得超过 0.25Ω;
(3)大坝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上游混凝土围堰采取了泄渣拆除爆破方法。
问题:
1.简单说明事件 1 中施工单位通过碾压试验,确定的黏土心墙土料填筑压实参数主要包括哪些?指出事件 1 中坝体填筑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事件 2 中,为进行土料场质量控制,土料场应经常检查哪些内容?坝面施工中,经常对哪些指标进行检查,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对反滤层干密度的测定采用什么方法?
3.事件 3 中,副坝混凝土施工中,可采用哪些温度措施控制?
4.指出事件 4 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 压实参数主要包括:碾压机具的重量(或碾重)、土料的含水量、碾压遍数、铺土厚度、震动频率、行走速率。
不妥之处:先进行黏土心墙填筑,再进行上下游反滤料及坝壳料填筑。
正确做法:心墙应同上下游反滤料及坝壳料平起填筑,在夯实土砂结合部时,宜先夯土边一侧,等合格后再夯反滤料,不能交替夯实,影响质量。
2.(1)对土料场应经常检查所取土料的土质情况、土块大小、杂质含量和含水量等。

(2)在坝面作业中,应对铺土厚度、土块大小、含水量、压实后的干密度等进行检查。

(3)对反滤层干密度测定:灌水法或灌砂法。
3.(1)原材料和配合比优化,降低水化热温升
(2)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3)加速混凝土散热
(4)合理分缝分块。
(5)混凝土表面保温与养护。
4.不妥 1:爆破后人员进入工作面检查等待时间为 10min。
理由:地下洞室爆破应在爆破后 15min,并经检查确认洞室内空气合格后,方可准许人员进入工作面。
不妥 2:上游混凝土围堰采取了泄渣拆除爆破方法。
理由:上游混凝土围堰应采用留渣拆除爆破。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对于渗透系数大、地下水丰富的砂砾石地基,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宜采用( )。
A 管井法 B 真空井点法 C 喷射井点法 D 电渗井点法
查看
单选
高流速的主流在底部,靠水跃产生的表面旋滚与底部主流间的紊动、剪切和掺混作用消除水流余能的消能方式为( )。
A 底流消能 B 挑流消能 C 水垫消能 D 面流消能
查看
单选
加工后钢筋应控制其允许偏差值,当偏差名称为大体积混凝土钢筋弯起点的偏差,其允许偏差值为( )mm。
A ±5 B ±10 C ±20 D ±30
查看
单选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632-2012),下列资料中,属于监理单位提供的是( )。
A 平行检测资料 B 复检资料 C 自检资料 D 终检资料
查看
单选
防洪库容是防洪高水位至( )之间的水库容积。用以控制洪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护要求。
A 设计洪水位 B 兴利水位 C 防洪限制水位 D 死水位
查看
单选
重力坝坝体内部混凝土采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强度 B 减少水化热 C 增加抗冻性 D 提高抗碳化性
查看
单选
洞室断面积为 10m2,跨度为 3m,该洞室规模属于( )。
A 特小断面 B 小断面 C 中断面 D 大断面
查看
单选
根据施工作业噪声传至有关区域的允许标准,居住区夜间噪声应低于( )dB(A)。
A 45 B 55 C 60 D 70
查看
单选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9号)重大质量事故由( )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
A 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B 项目法人 C 水利部 D 国家能源局
查看
单选
重力式混凝土围堰、浆砌石围堰采用抗剪断公式计算时,安全系数K'应不小于3.0。采用抗剪强度公式计算时,安全系数K应不小于( )。
A 1.05 B 1.15 C 2.5 D 3.5
查看
刷题小程序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