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静电感应、验电器、电荷守恒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
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时,问验电器是否带电
【错解】
因为静电平衡时,净电荷只分布在空腔导体的外表面,内部无静电荷。所以.导体A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小球连接时,验电器不带电。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学生答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2)针对其中由物理知识方面导致的错误,给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帮助学生学习。

正确答案
(1)错解原因:关键是对“导体的外表面”含义不清,结构变化将要引起“外表面”的变化,这一点要分析清楚。错解没有分析出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后,验电器的金箔成了导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改变了原来导体结构。A和B形成一个整体,净电荷要重新分布。
(2)一部分同学做错这道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识迁移的负面效应。他们曾经做过一道与本题类似的题:“先用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带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然后将绝缘金属小球移出空腔导体A与验电器的小球B接触,验电器的金箔不张开。”他们见到本题就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不带电的结论。“差异就是矛盾,”学习中要善于比较.找出两个问题的区别才方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这两道题的差异就在于:一个是先接触内壁,后接触验电器小球:另一个是正电的绝缘空腔导体A的内部通过导线与验电器的小球B连接。进而分析这种差异带来的什么样的变化。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是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
A A.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 B B.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km/s C C.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D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查看
单选
关于实验和实验教学说法正确的是( )。
A A.计划性和可操作性是实验的两大基本特点 B B.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C C.学生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要获得正确科学的实验结论 D D.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水平地面上方有一木箱从某一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木箱内有一弹射装置,某时刻沿竖直方向向上弹射一质量为m的小球,设小球刚发射时相对于木箱的初速度为υo。假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如图蜘蛛在地面于竖直墙壁间结网,蛛丝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0,A到地面的距离为1m,已知重力加速度9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若蜘蛛从竖直墙上距地面
A A.1m/s B B.1.6m/s C C.3.2m/s D D.1.5m/s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矩形线圈的周期为r,转轴0102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2Ω。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过60°时的感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B B.质量、长度的测量结果都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无关 C C.时间的测量结果与物体相对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 D D.在某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为探究小灯泡1的伏安特性,连好下图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一质量为m,带正电荷q的滑块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查看
分析
问答题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4节“圆周运动”内容节选。 物体沿着圆周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日常生活中,电风扇工作时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物理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