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法不合适。 理由:这种生成性情境是教师在授课中会经常遇到的,此时的学生对于教材内容提出疑问,教师不应该用教材的权威性回应学生的疑问,而应该利用教学机智,通过让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查阅不同资料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从而让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和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2)①“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具备解读教材、解读学生相关情况的能力。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并且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将解读教材、解读学生与加工教材结合起来,不能把教学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
②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学设计。教师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进行自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