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错误之处:项目部进场后立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正确做法:进场前,就应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该文件应该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才能施工。同时,由于沟槽开挖深度达到6m,故需要编制专项方案,并请专家论证,获批后执行
(2)错误之处:表层杂填土放坡挖除后再打设钢板桩。
正确做法:先打钢板桩,再挖杂填土。
(3)错误之处:沟槽拟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 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
(4)错误之处:沟槽开挖后,开始做粘土垫层
正确做法:清槽后需请监理工程师等进行槽底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并形成文件签字后才能做垫层;不能用粘土做垫层,只能用中粗砂。
2、一般安全事故。
不妥之处一:将吊车拖离现场;
正确做法:保护现场
不妥之处二:在这些工作完成后,项目部把事故和处理情况汇报至上级主管部门。
正确做法:事故的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主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开挖深度、土质、坡顶是否有荷载,荷载类型。
4、不符合。
(1)间断焊接时间超过6 个月,再次重新上岗前应该重新进行考试,并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2)连接坡口处及两侧10mm 范围内应清除油渍、铁锈、毛刺等杂物,清理合格后应该立即施焊。
5、(1)波纹管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同轴,但是施工单位的做法,不一定保证。正确做法是在补偿器运至现场时,再在已固定好的刚管上切口吊装焊接。
(2)将管端头临时用彩布条封堵不恰当。应用堵板封闭,否则不能防止管道漂移、泥浆进入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