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案例: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实录。
【导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许许多多的金属制品,如:飞机、船舶、汽车、铝合金门窗、家用炊具、硬币等等。为什么在现代科技、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这些金属和合金?
【发放学案】(包括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
【老师】观察实验桌上的金属钠——首先观察金属钠的存放,然后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内物质的气味。
【学生】观察并闻气味。
【问题提出】金属钠为什么要放在煤油中?这与金属的哪些性质有关?
【投影】阅读、观察、记录并填写活动表。
【实验】1.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黄豆粒大小),观察钠块的切面。用小刀或玻璃片挤压豆粒状的钠。(注意: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向培养皿中加适量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略?
【概括】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熔点低、密度小、硬度小、展性好。
【科学探究】?
1.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以验证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2.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的现象。
3.做一做: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观察现象并分析实验的结果。
【分组实验并讨论】略?
问题:
(1)根据张老师的教学过程,说明所用研究物质的方法有哪些,并对这些方法作简要介绍。
(2)结合材料,说明案例中张老师所选择的的教学策略的优点和不足?
(3)根据上述教学实例。归纳总结出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教学思路。

正确答案
(1)所用研究物质的方法有观察法、分类法和比较法。所谓的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时。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反之,知道某物质的类别,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2)案例中张老师主要采用的是替代式教学策。这种教学策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优点:①比产生式教学策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②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不足:①因为学生智力投人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好;②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教学思路为:观察物理性质一预测化学性质一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一分析现象并解释一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
A A、化学实验科学化 B B、化学实验清洁化 C C、化学实验微型化 D D、化学实验简便化
查看
单选
关于化学课程中的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化学问题 B B、使学生从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C C、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造成的不利影响 D D、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查看
单选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
A A、以系统观点作指导 B B、科学性原则 C C、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 D D、要从实际出发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Ⅳ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是( )。
A A、成长记录袋评价 B B、活动表现评价 C C、纸笔考试 D D、作业评价
查看
单选
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
A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 D、用SiO2制备高纯硅
查看
单选
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m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2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nm。
A A、450 B B、225 C C、900 D D、375
查看
单选
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
A 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 B 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 C 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 D 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
查看
单选
关于化学课程目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A、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最高要求 B B、化学课程目标描述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C C、化学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D D、化学课程目标比课程内容标准更加详细和具体
查看
单选
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
A A、纸笔诊断性测验评价 B B、纸笔总结性测验评价 C C、档案袋评价 D D、活动表现评价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