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分析题 案例:
下面是两位中学教师关于“酯化反应”的教学过程实录。李老师的教学实录
【播放漫画】看漫画,喝醋能解酒。
【讲述】台州人以豪爽著称,经常以酒会友,为什么喝醋能够解酒?
【回答】酸跟醇作用生成酯。
【讲述】同学们回答的很对,大家经过预习已经知道酸跟醇作用生成酯。下面让我们用实验来解释一下这个原理吧。
【活动与探究的讲述】实验的第一步是什么?反应所需的药品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药品的添加顺序如何?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得到的反应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有哪些?如何除去?用什么来吸收乙酸乙酯?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老师巡回检查,以保证实验安全。
【讲述】像这种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作酯化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投影】【思考探究】反应中是乙醇中的C2H5O-取代了乙酸中-OH的位置,还是乙醇中的C2H5-取代了乙酸中H-的位置?
【讲述】生物学家们为了研究海豚或某类鱼的活动情况,常采用的方法是将一个跟踪器安装在其身体某部位。同样在化学上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跟踪器安装在分子里,这种方法称为同位素示踪法。例如将含18O醇与乙酸反应。反应后,18O在乙酸乙酯的位置。证明,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2H5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
【课后作业布置】绍兴女儿红非常有名,为什么酒越陈越香,同学们课后想一想?
王老师的教学实录
【投影】

【演示实验】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讲解】通过实验得出: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可以发生反应,实验中生成的有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叫乙酸乙酯。像这种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投影思考】
?1.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2.反应原理是什么?
?3.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4.盛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的现象是什么?
?5.饱和Na2CO3溶液有什么作用?
【过渡】在上述这个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中的氧原子是由乙酸分子中的羧基上的羟基提供?还是由乙醇分子的羟基提供?如何能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能否提供理论或实验依据?
【提问】在酯化反应中乙酸和乙醇有几种可能的断键方式?如何确定实际发生的是哪种断键方式?
【回答】两种可能的断键情况

【讲述】用含18O的醇跟羧酸起酯化反应,形成含有18O的酯,证明这种酯化反应的实质是:羧酸脱去羧基上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
【动画演示】利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验证酯化反应的实质。
【板书】略。
问题:
(1)根据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说明各自所用教学方法的优点。
(2)以李老师的教学为例,说明化学实验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具有哪些作用。
(3)根据上述教学实例,归纳总结出化学反应原理这一类知识的基本教学思路。

正确答案
(1)李老师在化学课堂上是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王老师是在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李老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观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必须三位一体地融合在具体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科学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
王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采用了启发法和讲授法。在启发的基础上,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
(2)化学实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
第二,重视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利用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化学反应原理是一类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一般按照感知、分析理解、实验操作、归纳总结步骤进行教学。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不属于化学课堂导入功能的是( )。
A 社会导入 B 激发学习兴趣 C 建立认知冲突 D 衔接新旧知识
查看
单选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Cl2 B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C 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D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查看
单选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和( )。
A 演示法 B 练习法 C 启发法 D 讲授法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科学研究证明,固态PCI5的空间构型由正四面体和正八面体两种离子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img border="0" alt="" src="https://tuku.weimei168.com/uploads/upimg/20240229/9476631_0.png"> B <img border="0" alt="" src="https://tuku.weimei168.com/uploads/upimg/20240229/9476631_0_1.png"> C <img border="0" alt="" src="https://tuku.weimei168.com/uploads/upimg/20240229/9476631_0_2.png"> D <img border="0" alt="" src="https://tuku.weimei168.com/uploads/upimg/20240229/9476631_0_3.png">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棉、麻、羊毛属于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02和H20 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D 分子式为C10H14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的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3种
查看
单选
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
A 化学课程目标 B 化学教学内容 C 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 D 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查看
单选
对化学教学实施进行反思时,不属于对化学教学资源内容进行反思的是( )=
A 教学资源所选用的内容是否合理 B 课件演示的时机是否得当 C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深入 D 课件中所呈现的图片是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查看
单选
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
A 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 B 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C 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 D 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
查看
单选
( )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还可将其称为达标性考试,或资格考试。利用这种测验可以具体了解学生从某
A 常模参照 B 目标参照 C 诊断性 D 形成性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化学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