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桩基施工方案中的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不妥之处 1: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提钻后清孔。
正确做法:第一次清孔在提钻前。
不妥之处 2:随即下放钢筋笼和钢导管。
正确做法:下放钢筋笼和钢导管之前,应进行质量验收(验钻孔深度,孔底沉渣厚度)。
不妥之处 3:下放钢筋笼和钢导管并浇筑水下混凝土。
正确做法:沉放钢筋笼、下导管后,要进行第二次清孔。
不妥之处 4:浇筑水下混凝土至桩顶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灌注桩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岀 0.8~1.0m。
不妥之处 5:成桩后抽取 3 根灌注桩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
正确做法: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采用静载试验的方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
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且不应少于 3 根,所以 900 根至少检验9根。
2.(1)雨季施工的不妥之处及理由如下:
不妥之处 1:施工员在基础后浇带两边各砌一道 80mm 宽、100mm 高的砖墙。
理由:雨季为保护后浇带处的钢筋,基础后浇带可两边各砌一道 120mm 宽、200mm 高的砖墙。
不妥之处 2:上部用塑料薄膜封盖。
理由:上用硬质材料或预制板封口(板缝应密封处理)。
不妥之处 3:为赶工期,雨后直接浇筑后浇带处混凝土。
理由:雨后要检查基础底板后浇带,对于后浇带内的积水必须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钢筋锈蚀。
(2)楼层后浇带可以用硬质材料封盖临时固定保护。
3.(1)事件 3 不妥之处及改正如下:
不妥之处 1:采用混凝土泵浇筑混凝土,将输送泵管与双脚手架进行固定。
正确做法:输送泵管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输送泵管转向处支架应加密。
不妥之处 2:输送泵管道采用直角转向。
正确做法:输送泵管安装接头应严密,输送泵管道转向宜平缓。
不妥之处 3:发现部分混凝土产生离析,快速搅拌 30s。
正确做法: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
应不小于 120s。
不妥之处 4:直接从柱底开始浇筑。
正确做法: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不大于 30mm 厚与混凝土中水泥、砂配比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2)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
4.(1)总承包单位做法不合理。理由合同规定了保温工程保修期为 10 年,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中保温工程保修期也要是 10 年,《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承诺保修 5 年是最低要求。
(2)建设单位做法合理。总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中保温工程保修期少于 10 年,不符合合同标准可以拒绝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