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研
最新考研题库
中外美术史23新版
建筑类
二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医学类
主治类
执业药师
护师(初级)资格证考试
主管护师(中级)资格证考试
护士资格证考试
医师类
中药学类
金融类
基金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证券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财会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教师类
中学教师笔试
小学教师笔试
幼儿教师笔试
幼儿结构化面试
幼儿专业面试
中小学结构化面试
学历提升
成考(专升本)
成考(高起本、高起专)
自考
网校课程
登录
注册好礼
我的主页
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能力测试
>
①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下称《杜甫》)引起不少国内观众特别是青年网友的热烈关切,该片
单选
①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下称《杜甫》)引起不少国内观众特别是青年网友的热烈关切,该片主持人和导演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学教授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他深度参与的其他作品如《中华的故事》《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等此前同样被国人追捧和喜爱。
②杜甫的诗歌及其精神世界在中华文明中历经千余年依然________,但是如何让西方观众对他们陌生的诗人同样感兴趣?并且让中西方观众同时欣赏和喜欢?伍德有自己的理解。一个人的故事、情感和心灵世界,往往具有跨时空的________。中西文化某些方面能够实现共通,也在于其间的“理,事,情”。
③杜甫的伟大,在于其传世诗歌的形式之美,还在于他具备打动观众的那种超越时空和语言的能在不同文化中流转的“共通性”内容,即对生命疾苦的关注——是生命受困之时的坚韧和达观,是在自然和天地中感受到的沉郁和壮阔之美。杜甫一生随唐王朝兴衰而起伏颠沛,但是,他对国家的情意、对妻子的爱意、对孩子的歉意、对朋友的诚意,这是人心最根本的共通之“理”。这个“理”,不会因为肤色、人种、民族、国家的差异就有所不同。
④杜甫一生所为之事,大多是在困顿中坚持、于险阻中奔波、在无望中努力,他的诗歌中始终充满了对人间疾苦的关切,对山河的热爱,对家国的心愿,虽沉郁凝重,但神思飞扬,创造了一个自由且丰沛的情感世界。因而,杜甫既活在历史中,也活在当下;既活在中国,也活在世界。伍德是在讲杜甫的故事,也是在讲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⑤钱穆先生曾主张用“温情和敬意”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制度。细致观摩《杜甫》和《中华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我们足以感受到这种“温情和敬意”。伍德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让中国观众感觉到——尽管是外国人制作的——这部纪录片是真实的,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诗人的肖像,他们会赞同也会感到舒服,就像《中华的故事》一样。
⑥________________。《杜甫》及《中华的故事》,其视角、态度和话语,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他者”对“自我”文化的尊敬和温情,也体会到一种友善和真诚。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温暖,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比如,在成都的杜甫草堂,小女孩背诵杜甫的诗歌,就很好地传递了这种温暖,以及古老故事在现实中国的传颂。
⑦伍德认为,虽然大多数人是通过翻译来阅读世界上伟大的诗歌,这比不上通过母语的阅读,尤其像杜甫这样在语言、节奏和典故层次上如此成熟、丰富的诗人,但是,伟大的诗人能在不同文化间产生共鸣,他诗歌中的人类心灵世界,在英语文化中同样非常强烈,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兵车行》。
⑧《杜甫》及此前的《中华的故事》都选择了把旅行、生活文化、风景和遇见与讲故事的人融合在一起。伍德像一个寻访者,踩在中国的大地上,行走在现实与古老并行的路上,用脚步、心思和目光去丈量、打量和思量中华文化的模样,在中国当代探寻古代中国的文化价值。
⑨通过杜甫当年的实际旅行来跟踪杜甫的生活故事。在《杜甫》中,伍德从洛阳到西安,从奉先一直到成都,顺流而下到白帝城,再到长沙和平江。在实地行走的过程中,切身感知杜甫一生的行走,历史就此铺展开来,人物从史书中跃然而出。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寻访之旅,必须是语境化的,如果不能在长出一种文明的土壤中去发现其适宜性和必然性,就无法知晓其文明为何以某种特定形式展示出来。
⑩无论是“他者”视角下的中国题材纪录片,还是我们关于中国故事的自我叙述,找到可以融通中西方观众的“理、事、情”,以及合适的讲述者和讲述方式,并以温情、平等和敬意之心来对待,都是优秀中华文化如何实现全球有效传播需要思考的问题。伍德说,自从数年前的《中华的故事》开始,他一直非常热衷于拍摄一些客观并且积极描述中国人民及其文化的电影(纪录片),所以才有纪录片《杜甫》的诞生,而伍德拍摄系列中国题材纪录片持续受到热烈欢迎的秘密,或许都在于此。
?
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 《杜甫》:记录并展现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B 《杜甫》凸显相互感知和理解的“同理心”
C 《杜甫》:寻找沟通中西方观众的“理、事、情”
D 《杜甫》带着“温情和敬意”,走进他者的文化
正确答案
A
查看解析
搜索
相关试题
单选
下列不属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是:
A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B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C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D 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查看
单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新文化运动期间“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在我国开始传播 B 戊戌六君子中的康广仁与康有为是父子关系 C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已经有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 D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今山东、河北一带,后期延伸到北京
查看
单选
以下历史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 来自四川的司马相如酷爱辣椒炒鸡蛋 B 杜甫辛辛苦苦种的红薯被小偷盗取 C 明成祖朱棣在中秋节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D 秦观与陆游在一起切磋诗词
查看
单选
2022年7月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实施以来进展与成效。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1年底,全国人均健身场地面积达到了( )平方米。
A 1.87 B 2.41 C 4.69 D 6.13
查看
单选
下列有关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执行 B 上级政府可以调用下级政府的预算资金 C 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 D 地方各级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查看
单选
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的权利是: ①名称权 ②名誉权 ③荣誉权 ④隐私权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查看
单选
以下经济现象与经济效应对应不正确的是:
A 李四面对基金难以选择,就买了和同事相同的基金,属于羊群效应 B 社会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寄希望于先富带后富,属于隧道效应 C 小美喜欢买口红奖励自己,从一支到三支才够,属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D 张三失业后,午饭的牛肉换成了鸡肉,属于棘轮效应
查看
单选
下列有关我国第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天问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航天器 B 第一颗原子弹于1967年爆炸成功 C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首枚人造地球卫星 D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
查看
单选
下列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 美食往往是第一口最好吃——边际效应 B 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洛伦兹曲线 C 一块地放弃种小麦转种蔬菜——机会成本 D 买了一张话剧票,无论话剧好不好看,票都不能退——沉没成本
查看
单选
关于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疫苗原理是通过弱化或无害的病原体来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力 B 基因工程疫苗、多肽疫苗、DNA疫苗、类毒素疫苗都是新型疫苗 C 死疫苗是用物理或化学因子杀死病原体不含免疫原性的疫苗 D 自身疫苗是从病人自身病灶中分离出来病原体制成的活疫苗
查看
刷题小程序
热门试卷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模考试卷1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模考试卷2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模考试卷3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模考试卷4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模考试卷5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模考试卷6
2024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行测》模考试卷1
2024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行测》模考试卷2
2024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行测》模考试卷3
2024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行测》模考试卷4
2024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行测》模考试卷5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预测题库1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预测题库2
2024年国家公务员(市地级)《行测》预测题库3
2024年国家公务员(副省级)《行测》预测题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