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综合楼建筑高度为3.5×76+0.8=266.8m。耐火等级一级。根据《建筑高度大于250米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承重柱、梁、楼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为3.00h,3.00h,2.00h不合理。
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重柱(包括斜撑)、转换梁、结构加强层桁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2梁以及与梁结构功能类似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3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50h;
4核心筒外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
5电缆井、管道井等竖井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6房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2.
①该建筑共设置4个避难层,不合理;
最少需要设置5个避难层,第一个避难层设在第15层0.8+3.5×14=49.8m。
②避难层面积划分,不合理;
理由: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其最少净面积指标不得小于0.25㎡/人。该层净面积不应小于0.25×8000=2000㎡>1800㎡,所以不合理。
3.
①地上每一层按建筑面积3000m²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不应少于2部,不合理。
理由:同一楼层中建筑面积大于2000m²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不应少于3部,且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有1部独立的疏散楼梯;
②第49层为开敞式办公区与会议报告厅,开敞式办公区需要一个疏散通道到达疏散楼梯间,开敞式办公区室内任一点到疏散楼梯间的距离为58m,不合理。
理由:开敞式办公区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0+10)×1.25=50m
4.
酒店的污衣井开口设置在了防烟楼梯间内,污衣井的检修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酒店每层设置了2个服务间,该服务间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区域分隔,房间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合理。
理由:酒店的污衣井开口严禁设置在楼梯间内,应设置在独立的服务间内,该服务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区域分隔,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污衣井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部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洒水喷头和火灾探测器以及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的排烟口;2应至少每隔一层设置一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洒水喷头;3检修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4污衣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5.
①建筑周围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坡度为9%,不合理。
理由:建筑周围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5m,坡度不宜大于8%。
②该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为东西方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80m和10m,坡度为3%,不合理。
理由:建筑高层主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的长度不应小于建筑周长的1/3且不应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并应至少布置在两个方向上,每个方向上均应连续布置;2在建筑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避难层的避难区外墙一侧应对应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3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应分别不小于80m和15m 。
6.
(1)该建筑配备了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中将消防控制室设置在了建筑的地下一层靠外墙位置。暂时未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不合理。理由: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建筑的首层。应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2)旅馆客房内设置的火灾探测器应具有光警报功能;疏散楼梯间内每层设置1部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每3层应设置一个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不合理。
理由:旅馆客房内设置的火灾探测器应具有声警报功能;疏散楼梯间内每层应设置1部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每2层应设置一个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