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南方平原地区某二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含支挡工程)施工项目,合同段起讫桩号为 K0+000~K22+400,路线全长 22.4km;路基宽度 12m。该标段既有挖方也有填方,以填方居多。其中线路 K7+200~ K7+280 段为填方路段,地形较为平坦。挡墙设计为加筋土挡墙。挡土墙横断面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线路 K16+800~K17+000 段穿越一干涸废弃湖塘,地面以下有约 5m 深的软土层,施工单位拟采用浅层置换或袋装砂井进行处理,通过方案比选,最终选择袋装砂井方案进行软土层处理,袋装砂井采用沉管式打桩机进行施工,砂井按正方形进行布置。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填方路段路基施工采用分层填筑法,部分填筑施工技术要求内容摘录如下:
①填料的松铺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能交替填筑,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1m。
③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频率为每 1000m2不少于 2 点。
④上路床和下路床压实度应≥95%,上路堤和下路堤压实度应≥92%。
事件二:针对线路 K16+800~K17+000 段软土层处理,施工单位确定的袋装砂井施工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B→机具定位→打入套管→沉入砂袋→拔出套管→机具移位→C→摊铺上层砂垫层。袋装砂井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袋装砂井施工质量标准对井距等检查项目进行了检查。
事件三: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检验的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压实度检测采用方法 D(D 为常用的破坏性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弯沉检测采用 E 方法(E 为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检测。
问题:
1.写出加筋土挡墙横断面示意图中构件 A 的名称。并对区域①②③④的摊铺、碾压顺序进行排序。
2.结合背景资料,请说明施工单位选择袋装砂井进行软土层处理的原因。
3.对事件一中的 4 条技术要求逐条判断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写出事件二中袋装砂井施工工序 B 和 C 的名称,并补充袋装砂井的检查项目。
5.写出 D 和 E 的名称,并补充填土路堤质量检验实测项目的缺项。

正确答案
1.构件 A:墙面板;摊铺、碾压顺序:③→④→②→①。
2.已知背景资料中线路 K16+800~K17+000 段穿越一干涸废弃湖塘,地面以下有约 5m 深的软土层。
浅层置换处理深度不宜大于 3m,而袋装砂井适用于深度大于 3m 的软土地基处理。因此选择袋装砂井进行软土层处理。
3.
①正确。
②错误,改正:搭接长度应不小于 1m。
③正确。
④错误,改正:上路堤压实度应≥94%,下路堤压实度应≥92%。
4.B 为摊铺下层砂垫层,C 为埋砂袋头。补充检查项目:井长、井径、灌砂率。
5.D 为灌砂法,E 为贝克曼梁法。补充实测项目:纵断高程、中线偏位。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当坡面有集中地下水时,可设置( )。
A 暗沟 B 仰斜式排水孔 C 渗沟 D 渗井
查看
单选
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 )的沥青。
A 针入度大 B 稠度大、黏度大 C 针入度指数大 D 稠度小、低温延度大
查看
单选
石灰稳定类基层施工采用生石灰时,生石灰的技术指标不包括( )。
A 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 B 未消化残渣含量 C 细度 D 氧化镁含量
查看
单选
因季节性大雨,施工单位机械未能及时进场导致的工期延误,属于( )。
A 可原谅可补偿延误 B 可原谅不可补偿延误 C 不可原谅可补偿延误 D 不可原谅不可补偿延误
查看
单选
下列检测项目中,不属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检测项目的是( )。
A 桩径 B 桩长 C 粒料灌入率 D 强度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瓦斯隧道说法,错误的是( )。
A 炮眼深度不应小于 0.6m B 炮眼封泥不严或不足时,不得进行爆破 C 爆破网络必须采用串联连接方式 D 巷道式通风的回风道瓦斯浓度应小于 1%
查看
单选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全面辨识应( )。
A 每年不少于 1 次 B 每季度不少于 1 次 C 每月不少于 1 次 D 每周不少于 1 次
查看
单选
悬索桥的主缆施工各道工序为:①猫道架设;②牵引系统架设;③主缆架设;④索夹与吊索施工,下列各工序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②→①→④→③
查看
单选
( )是以时间(月份)为横轴,以累计完成的工程量的百分数为纵轴,将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相应地用不同斜率表示的图表化曲(折)线,反映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
A 垂直图 B 斜率图 C 香蕉图 D S曲线
查看
单选
高填方路基施工时应考虑早开工,路面基层施工时应尽量安排晚开工,以使高填方路基( )。
A 有充分的沉降时间 B 填料干燥 C 提高回弹模量 D 提高压实度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