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泄水孔(1 分);作用:将土钉墙后背土体当中的水排除,减少土钉墙后背土体对面板的破坏。
2.(1)基坑开挖深度=44.90-37.30=7.60m;
(2)降水深度=7.60+0.5=8.10m;
降水后水位高程=37.30-0.5=36.80m。
3.①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边坡高度确定基坑边坡坡度。
②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坡度进行边坡开挖,不得挖反坡。
③在基坑周围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应对地面采取防水、排水、截水等防护措施,禁止雨水等地面水侵入土体,保持基底和边坡的干燥。
④严格禁止在基坑边坡坡顶较近范围堆放材料、土方和其他重物以及停放或行驶较大的施工机械。
⑤在整个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应严密监测坡顶位移,随时分析监测数据。
4.不妥之处一: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喷射完毕。
正确做法:分层喷射混凝土时,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后一层混凝土的喷射。
不妥之处二:混凝土喷射顺序自上而下不妥。
正确做法:喷射混凝土由下而上进行。
不妥之处三,喷头距离受喷面 2.0m 左右。
正确做法:喷头应保证垂直于工作面,距离宜为 0.6~1.0m。
5.①从事土方、渣土、砂石、灰浆和施工垃圾等散装流体物料运输的车辆应采用密闭或覆盖措施,并按规定线路行驶;
②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③设专人清扫社会交通路线。
④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在建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封闭。(满分 3 分,给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