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案例:
以下是小王老师在上初一年级某班技巧单元两节课的授课内容。
第一节:前滚翻
教学步骤:
(1)准备活动,团身滚动;
(2)示范两次标准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3)学生分4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集合,请学生自荐展示动作。(没有学生主动展示)
第二节:后滚翻
教学步骤:
(1)准备活动,抱腿团身后倒滚动辅助练习;
(2)请同学做两次示范,引导大家总结动作要领;
(3)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提示动作要点及练习要点,学生分组练习;
(4)教师巡视指导,提示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相互改进动作;
(5)个人和团体赛(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参与)。
问题:
(1)小王老师两节课教学策略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第二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

正确答案
【知识点】教学观。
(1)第一节课采用的是以灌输为主的教学策略。
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接受者的位置上.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这样做易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练习、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被销蚀.思维和想象力也被扼杀,学习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给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灵活多变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的教学观点。
第二节课采用了以自主学练为主的教学策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为其创设了思考、探索、改进的学习空间,通过这样一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立个性、创造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学生去创新.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
(2)小王老师对第二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首先,要注重发挥榜样作用。借助运动技能好的骨干学生.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纽带,这些骨干学生做出的漂亮的示范动作,是其他学生学习技能的巨大吸引力。
第二,借助游戏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游戏中有合作也有竞争。并且是运用技能的实战场,让学生从玩的心态向有意学习转变。
第三,转变教师角色。今天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领导者.而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同场示范、同场裁判、共同评价,建立与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的和谐关系。从这几方面改进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后,就能收获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烈的教学效果。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篮球比赛中突破技术动作的基础是( )。
A 熟练的支配球 B 假动作吸引 C 脚步动作和转体探肩 D 推球加速
查看
单选
田径运动跳远项目技术中由水平位移向抛射运动转变的阶段是( )。
A 助跑阶段 B 腾空阶段 C 起跳阶段 D 落地阶段
查看
单选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 )、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A 教学环节 B 内容构架 C 过程方法 D 人际关系
查看
单选
在课程目标中.身体健康的目标是指( )。
A 掌握基本医疗知识和方法 B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C 全面发展竞技与健身能力 D 提高适应自身环境的能力
查看
单选
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和( )。
A 有关的教学模式 B 相应的教法体系 C 准确的教学实施 D 基本的教学原则
查看
单选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是课程目标哪个方面的内容?( )
A 运动参与 B 身体健康 C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D 运动技能
查看
单选
关于擦伤、撕裂伤、刺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些损伤的共同点是:有出血现象和伤口 B 处理原则是:止血和保护伤口 C 小面积擦伤,污染不严重者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即可.无需包扎 D 以上都正确
查看
单选
肘关节受伤后用绷带包扎.应选用( )。
A 环形包扎 B 螺旋形包扎 C 反折形包扎 D “8”字形包扎
查看
单选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体活动、个人锻炼活动以及( )。
A 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 B 运动会 C 社区活动 D 家庭体育
查看
单选
短跑弯道跑时,运动员右脚的着地部位是( )。
A 前脚掌外侧着地 B 前脚掌着地 C 全脚掌着地 D 前脚掌内侧着地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体育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