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案例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 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引子和主题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 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 2 个课堂提问。(15 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 分)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沃尔塔瓦河》,感受与体验丰富的音乐情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演唱、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乐曲背后隐含的故事,以及表达的深刻情感。
【知识与技能】
说出乐曲的情感变化,并能哼唱主旋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国外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并能哼唱主旋律。
【教学难点】
感受《沃尔塔瓦河》各段落的情绪变化。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母亲河”黄河的视频,提问学生:视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想象到什么场景?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给人一种雄伟、壮丽、澎湃的感觉;想象到中华英雄儿女不畏艰险、勇敢与恶势力斗争的场面。
由此,引入捷克“母亲河”沃尔塔瓦河的学习,感受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二)探究学习,新课教授
1.整体感知
(1)完整聆听《沃尔塔瓦河》
教师设置问题:乐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进行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乐曲的情绪为热情、激动地;给人一种优美、舒适的感觉。
(2)教师请学生简介作者生平及作品。
《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作者斯美塔那,是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2.分段欣赏
(1)教师弹琴,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提醒学生用圆润、优美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采用什么样的乐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分成七部分——
a.潺潺流水:长笛、单簧管
b.林中狩猎:铜管
c.乡村婚礼:小提琴、长笛
d.月下仙女:大管、长笛
e.奔流不息:主题再现
f.峡谷激流:定音鼓
g.冲出峡谷:小提琴
3.演唱主旋律
(1)教师请学生演唱乐曲的主旋律,并思考:歌曲表达人物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为:通过对“沃尔塔瓦河”的赞美与歌颂,表达对作者的热爱之情,与爱国之情。
(2)教师引出“民族乐派”这一概念,并提问学生:什么是民族乐派?音乐创作上又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回答;
教师总结为:民族乐派就是以民间歌曲,舞曲,民族史诗传说以及人民解放斗争的事迹为题材,音乐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
(3)有感情的完整演唱主旋律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教师为学生进行分组,以2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主旋律,活动结束后并进行展示,之后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四)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教师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内容?学生针对乐曲,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呼吁学生热爱生活与大自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热爱祖国美好山河。
课下请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民族乐派”的有关内容,下节课进行交流学习。
(2)教学意图
首先,本节课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当中来,教师这样的做法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同时教师在课程当中使用了创意提问的方法,创意提问的方法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当中的创新意思,在新课程当中,我们应当摒弃传统教育当中的填鸭式教学,或者一堂课应当采用多种多样有趣味,有引导性的创新式提问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当中进行学习,接下来在课程当中,教师让学生采用了聆听感知等多种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参与程度,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当中的“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一条,而这样的实践,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感知过程当中,提升他们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并在过程当中感受到对于音乐课程的成就感,这样的话,使得学生在音乐课程当中产生兴趣,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出相应的兴趣,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的设置遵循了音乐课程标准当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基本理念。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对认知领域进行了层级划分,“学生了解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运用该手法写作音乐片段。”这属于哪个层次?( )
A 识记 B 分析 C 应用 D 评价
查看
单选
陆老师准备在音乐课上进行音乐笔试。小君是轻度弱视的学生,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陆老师对小君最合适的安排是( )。
A 与其他普通同学一样做答测验卷 B 不必参加测验 C 用放大字体的试卷参加测验 D 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测验
查看
单选
“音乐课上,黄老师引导学生分组为《小鸟、小鸟》创编 4 小节二声部节奏型,利用筷子、笔盒、水杯、自制沙铃乐器等物品敲击自编的伴奏节奏,体验其音响效果。”这一活动
A 表现 B 创造 C 音乐与相关文化 D 感受与欣赏
查看
单选
单选题 柯尔文手势中正确表达唱名 sol 的是( )
A A B B C C D D E E
查看
单选
“欣赏海顿《惊愕交响曲》时,朱老师引导学生应用已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分析乐曲的主题、调性与变奏手法。”这一教学形式体现了哪种音乐美学理论?( )
A 形式主义 B 所指主义 C 表现主义 D 自然主义
查看
单选
“在学唱歌曲《半屏山》后,学生围成圆圈,边唱边用笔在地上敲出节拍,并在歌曲的每一句最后一拍将手中的笔往右传。”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 )。
A 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技巧 B 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乐句感 C 帮助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D 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素质
查看
单选
“老师请学生在《阿细跳月》的欣赏卡上注明主题一共演奏了几次。”这一活动突出的课堂参与方式是( )。
A 歌唱 B 声势 C 律动 D 听辨分析
查看
单选
图 1 中的乐器在交响乐团(图 2)中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
单选
“在欣赏《拥军秧歌》时,学生拿红绸带随音乐扭秧歌, 表现陕北大秧歌表演时的情境。”这一活动属于初中表现领域的哪个内容?( )
A 演唱 B 演奏 C 综合性艺术表演 D 识读乐谱
查看
单选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属于独唱歌曲的是( )。
A 黄河船夫曲、黄河怨 B 黄河颂、黄水谣 C 黄河船夫曲、黄水谣 D 黄河颂、黄河怨
查看
刷题小程序
中学音乐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