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问答题 中班的幼儿开始学习使用筷子。李老师发现幼儿对如何使用筷子很感兴趣,经常问有
关筷子的问题。李老师就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材质、颜色,长短、粗细的筷子,并与幼儿一起探索筷子的玩法。李老师按幼儿的想法把多种筷子投放到不同区域:生活区的幼儿玩筷子夹珠子的游戏;数学区的幼儿玩配对的游戏;音乐区的幼儿把筷子当作鼓槌、指挥棒来演奏乐曲;建构区的幼儿用筷子搭建楼房;美术区的幼儿把筷子当作画笔。幼儿玩得不亦乐乎。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2)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适宜投放到区域活动中的结构材料。

正确答案
(1)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策略 ①适宜性
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材料既要有趣,又要能让他们动手操作,这样才能增强儿童学习探索的兴趣。材料中的中班幼儿开始学习使用筷子,对如何使用筷子很感兴趣,所以李老师投放不同的筷子到各个活动区,满足了幼儿操作、探索的需求,幼儿玩得不亦乐乎。
②整合性和开放性
区域活动的材料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整合教育机构、教师、儿童、家庭以及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材料中教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材质、颜色,长短、粗细的筷子.充分体现了家庭是区域材料最有力的资源保障。
③操作性、探索性
材料中李老师和幼儿一起探索筷子怎么玩.并按幼儿的想法把多种筷子投放到不同区域。此举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并且投放在不同区域的材料都可以让幼儿直接操作、探索,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
④丰富性和层次性
材料中李老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不同材质、颜色,长短、粗细的筷子,并与幼儿研究出不同的玩法,保证了筷子数量充足和形式、功能多样。
(2)废旧纸盒、饮料瓶、易拉罐。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东东看动画片着迷了,饭也不吃,妈妈说:“那你就看个够吧,别吃饭了。”东东就以为真的不用吃饭了。东东不能理解妈妈说的反话,这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A 概括性 B 表面性 C 形象性 D 抽象性
查看
单选
在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中,感觉训练的重点是()。
A 视觉训练 B 听觉训练 C 触觉训练 D 嗅觉训练
查看
单选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需要越占主导地位。
A 社会性 B 尊重 C 认知 D 生理
查看
单选
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A 模仿 B 操作学习 C 使用工具 D 习惯性
查看
单选
3岁的妞妞游戏时常常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这是因为()。
A 她游戏过于投入 B 她的注意分配能力差 C 她喜欢自己一个人玩 D 教师指导不当
查看
单选
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者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依恋。
A 安全型 B 迟钝型 C 回避型 D 依恋型
查看
单选
幼儿知道“冬天太冷,最好不要到户外去”,这反映了幼儿()。
A 感觉的概括性 B 知觉的概括性 C 思维的概括性 D 记忆的概括性
查看
单选
建立生活常规的意义不包括()。
A 保障幼儿的安全 B 方便教师保教工作的需要 C 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的交往需要 D 促进幼儿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查看
单选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A 教育教学 B 行为规范 C 保教结合 D 日常教育
查看
单选
丁丁喜欢吮吸大拇指,小朋友经常向李老师告状:“丁丁又吃手了!”以下李老师采取的教育策略中,不适宜的是()。
A 向丁丁说明吮吸手指的坏处 B 引导丁丁定时、定量进食 C 分散丁丁的注意力 D 告诉丁丁,“你再吃手指,就不让小朋友和你玩”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