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图示中 C 点的高程为道路设计高程(指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的设计高程);
(2)道路设计宽度不包括路缘石宽度。
2、(1)D 为粘层,E 为粘层,F 为透层。
(2)透层、粘层宜采用沥青洒布车或手动沥青洒布机喷洒,喷洒应呈雾状,洒布均匀,用量与渗透深度宜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并通过试洒确定。
当气温在10℃及以下,风力大于5级及以上时,不应喷洒透层、粘层。
透层油在摊铺沥青前喷洒在基层表面,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摊铺面层,喷洒后需在表面撒嵌丁料,喷洒透层油施工需对路缘石及道路中检查井井盖有防护措施。
粘层油施工前需将下层沥青表面清理干净,无积水,且应在摊铺上层沥青当天洒布,施工中为保证路缘石与检查井井盖侧面与沥青混合料结合紧密,需将路缘石与检查井井盖侧面与沥青混合料连接处人工刷油。
3、在施工过程中,雨水口和雨水检查井周围因场地狭小,应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回填材料应采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回填。
4、 错误 1: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40℃。
正确做法:改性沥青初压温度应不低于 150℃。
错误 2:复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采取低频率、高振幅的方式快速碾压,为保证密实度,要求振动压路机碾压 4 遍。
正确做法:SMA 改性沥青应该采取高频、低幅的方式慢速碾压,碾压遍数需要根据试验确定,既要保证压实度要求,又要防止造成对 SMA 沥青的过度碾压。
错误 3:终压采用轮胎压路机静压 1~2 遍,终压结束温度不低于80℃。
正确做法:SMA 改性沥青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终了温度不应低于90~120℃。
错误 4:“为保证搭接位置路面质量,要求相邻碾压重叠宽度应大于 30cm”错误。
正确做法:重叠宽度应该是 100~200mm。
错误 5:“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不粘轮,应采用洒水车及时向混合料喷雾状水”错误。
正确做法:沥青混合料不能加水,为保证碾压不粘轮,可以对压路机钢轮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亦可向碾压轮上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5、在处理横接缝时,应在当天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其冷却之前垂直切割端部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先用3m直尺进行检查) ,并冲净、干燥,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再铺新料。接搓软化后,先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