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简答题: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建居民区施工道路工程,制定了详细的交通导行方案,统一设置了各种交通标志、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沿街居民出入口设置了足够的照明装置。
工程要求设立降水井,设计提供了地下管线资料。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位置狭窄,部分围挡设施占用了绿化带,接到了绿化管理部门的警告。
事件2:实名制检查中发现工人的工作卡只有姓名,没有其他信息。
事件3:降水井护筒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开挖施工时发现了过街的电力管线套管,于是项目部要求停止施工,并降低了开挖高度,绕开施工。
问题:
1.对于背景资料中交通导行方案的落实,还应补充哪些保证措施?
2.事件1中,围挡的设置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纠正?
3.事件2中,按照劳务实名制规定,劳务人员佩戴的工作卡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4.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管线调查可能存在哪些不足?

正确答案
1.为了保证交通导行方案的落实,还应补充的保证措施包括:
(1)严格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范围。
(2)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和范围,特别是分段导行时必须严格执行获准方案。
(3)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应与作业队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
(4)依据现场变化,及时引导交通车辆,为行人提供方便。
(5)施工现场按照施工方案,在主要道路交通路口设专职交通疏导员,积极配合交通民警与协警搞好施工和社会交通的疏导工作;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现象。
(6)必要处搭设便桥。为保证居民出行和夜间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
2.存在的问题:围挡占用绿化带未获批准。
纠正:先停止占用或恢复原状,向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补办临时用地手续,并优化作业面。
3.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人员要佩戴工作卡,工作卡应注明姓名、身份证号、工种、所属劳务企业。
4.事件3中,施工单位的管线调查可能存在的不足:
(1)进场后没有依据建设方所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及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等有关资料,没有查阅有关专业技术资料,没有掌握管线的施工年限、使用状况、位置、埋深等数据信息;
(2)对于资料反映不详、与实际不符或在资料中未反映管线真实情况的,没有向规划部门、管线管理单位查询,没有在必要时在管理单位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坑探以查明现状。
(3)对于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必须查阅相关资料并经现场调查,掌握结构的基础、结构形式等情况。
(4)应该将调查的地上、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位置埋深等实际情况按照比例标注在施工平面图上,并在现场做出醒目标志。
查看解析

相关试题

单选
选用路基填料时,若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  )做路基填料。
A 粗粒土 B 高液限黏土 C 高液限粉土 D 含有机质细粒土
查看
单选
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说明其具有(  )。
A 适当的稠度 B 较大的塑性 C 足够的温度稳定性 D 较好的大气稳定性
查看
单选
当改性沥青SMA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拥现象时,应复查其级配,且不得采用(  )碾压,以防混合料被搓擦挤压上浮,造成构造深度降低或泛油。
A 小型压路机 B 钢筒式压路机 C 振动压路机 D 轮胎压路机
查看
单选
卷材防水层上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应(  )防水卷材的耐热度10~20℃,但同时应小于(  )。
A 高于;175℃ B 低于;175℃ C 高于;170℃ D 低于;170℃
查看
单选
下列关于模板、支架拆除表述错误的是(  )。
A 模板、支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 B 支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 C 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开始顺序卸落 D 现浇支架应从支座向跨中方向卸落
查看
单选
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被称为(  )。
A 净矢高 B 计算矢高 C 净跨径 D 桥下净空高度
查看
单选
配制预应力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  )。
A 普通硅酸盐水泥 B 矿渣硅酸盐水泥 C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D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查看
单选
关于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土方开挖的总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预支护、预加固一段,开挖一段 B 支护一段,开挖一段 C 封闭成环一段,支护一段 D 预支护一段、封闭成环一段
查看
单选
轻轨交通高架桥上部结构优先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次才是钢结构,须有足够的竖向和横向(  )。
A 强度 B 刚度 C 稳定性 D 挠度
查看
单选
喷锚暗挖法施工时,初期支护施工采用(  ),二次衬砌模筑施工采用(  )。
A 从上向下;从上往下 B 从下向上;从下往上 C 从上向下;从下往上 D 从下向上;从上往下
查看
刷题小程序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