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方成精英 在知识储备方面,有些人追求横向领域或面积的拓展,虽浅却广;而有些人则更倾向于对某一领域,甚至某一点知识的纵深探究,虽窄然深。针对不同人不同情况而言,这两类人在知识内容的追求上,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用处。譬如工作以对外交际为主的人,广阔的知识面能为其与他人交际往来增加更多话题,减去不少阻力,促使合作项目更大概率获得成功,久而久之,必然能成为部门主力;而工作以技术研究为主的人,精深的领域研究知识使他们能站在同比更高的基础上去探寻更深层次的专业问题,突破高精尖技术,找到盲点,解决难点,日积月累,亦必是科研精英。只要他们的上级管理者能因材分工,便能塑造出冉冉升起的商业之星与科研之星。
同理,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才能,教师除了要能主动发掘学生的才能.还应根据学生的才能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全班学生在固定得死死的一条路上“走到黑”,打压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原有才能的埋没。要知道,因材施材,方成精英。
我曾读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鸭子老师开门授课,不教别的,只教他与生俱来最为擅长的游泳课。而不善游泳的小公鸡、小兔与小狗,无论多么认真地按照鸭子老师所说的技巧去学习,都无法学会游泳。最终,小公鸡、小兔什么都没学会。而小狗只悟出了一招“狗刨式”游泳法。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鸭子老师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呢可能鸭子老师也很委屈: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技巧全盘托出了。他们还学不会,这是因为他们学得不够认真.练习得不够勤奋。但我想说的是,鸭子老师错就错在不懂得因材施教.不知道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条件和兴趣爱好展开教学。如果让小公鸡学打呜,日后他必能一鸣惊人;让小兔学跑步,或许以后他就是长跑冠军;让小狗学护院,之后必然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院管家。可见因材施教对学生成材是多么的重要!
高中学生时期的我,有幸遇到过这样一位懂得因材施教、合理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良师。这位班主任老师在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积极了解全班同学的具体情况.课下逐一找他们谈话.共同分析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与优势,与学生一起设定高考目标,做好阶段规划。对于文化课程学习较差的学生,他推荐他们发展兴趣爱好,在尽最大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提高特长技能.以特长生的资格参加高考;而对于文化课程学习较好的学生.他则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各科任课教师的意见对学生进行指导.比如他会鼓励部分英语听力较差的学生多看英语原声电影.并通过每周小组活动自主总结.最后再由他推荐下一周的英语原声电影。
班主任所教的我们那一届的学生多元发展,如今散布在世界各地,为各自的理想而奋斗。有人说,是班主任老师慧眼识珠。但我却认为他是慧眼辨材,并且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他有着自己的耐心、方法与能力去因材施教,因此他所教的学生.大都成长为良材。
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有一个聪慧灵敏的大脑;因材施教,更需要教师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先发现学生之才,再思发展学生才能之策,最后辅其以仁爱之心,是谓教师的因材施教。做到这一点,学生方成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