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决策树是以方框和圆圈为节点,并由直线连接而成的一种像树枝形状的结构,其中,方框表示决策点,圆圈表示机会点;从决策点画出的每条直线代表一个方案,叫作方案枝,从机会点画出的每条直线代表一种自然状态,叫作概率枝。
2.

3.以今后10年为计算期,根据决策树计算各机会点的期望值:
(1)计算技术引进方案对应的机会点①的期望值:
计算机会点⑤、⑥对应的期望值,并对二级决策点Ⅱ进行决策:
点⑤:(-20×0.1+40×0.5+55×0.4)×(P/A,12%,8)=198.71(万元)
点⑥:(-50×0.1+55×0.5+70×0.4)×(P/A,12%,8)=250.87(万元)
比较机会点⑤、⑥的期望值,则二级决策点Ⅱ应选择增加产量。
点③:(-10×0.1+25×0.5+35×0.4)×(P/A,12%,10)=144.08(万元)
点①:[30(P/A,12%,2)+250.87(P/F,12%,2)]×0.8-160×0.8+144.08×0.2=101.37(万元)
(2)计算自行改良方案对应的机会点②的期望值:
计算机会点⑦、⑧对应的期望值,并对二级决策点Ⅲ进行决策:
点⑦:(-15×0.1+30×0.5+45×0.4)×(P/A,12%,7)=143.76(万元)
点⑧:(-40×0.1+45×0.5+60×0.4)×(P/A,12%,7)=193.96(万元)
比较机会点⑦、⑧的期望值,则决策点Ⅲ应选择增加产量。
点④:(-10×0.1+25×0.5+35×0.4)×(P/A,12%,10)=144.08(万元)
点②:[25(P/A,12%,3)+193.96(P/F,12%,3)]×0.6+144.08×0.4-80=96.49(万元)
比较机会点①、②的期望值,比较机会点①、②的期望值,由于机会点①的期望值大于机会点②的期望值,则在决策点Ⅰ应选择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