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解:
固定资产折旧=(10000-1000-1500)×(1-5%)÷10=712.50万元
固定资产余值=10000-1000-1500-712.5×8=1800.00万元
无形资产摊销=1500÷8=187.50万元
问题2:
解:
运营期第1年:
应纳增值税=80×156÷(1+16%)×80%×16%-800-1000×60%=-22.90万元
增值税=0
增值税附加=0
运营期第2年:
应纳增值税=80×156÷(1+16%)×16%-900-(1000-1000×60%+22.9)=398.48万元
增值税附加=398.48×10%=39.85万元
运营期第3-8年:
增值税=80×156÷(1+16%)×16%-900=821.38万元
增值税附加=821.38×10%=82.14万元
问题3:
解:
运营期第1年总成本费用(不含税)=4000-800+712.50+187.5=4100.00万元
调整所得税=[80×156÷(1+16%)×80%-4100]×25%=1126.72万元
问题4:
解:
现金流入=80×156+1800+1200=15480.00万元
总成本费用=4800-900+712.50+187.5=4800.00万元
所得税=[80×156÷(1+16%)-4800-82.14]×25%=1469.12万元
现金流出=4800+821.38+82.14+1469.12=7172.64万元
净现金流量=15480.00-7172.64=8307.36万元
问题5:
解:
初始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工作是A,B,G,I,J。总工期=5+5+5+7+5=27(月)。工作G位于关键线路上,其拖延将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因此,要按原工期完工,需要压缩工期2个月。
承包人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方案包括:
(1)压缩工作Ⅰ的持续时间2个月,同时压缩工作H的持续时间1个月。增加的赶工费用=3.2×2+3.6×1=10(万元)。
(2)压缩工作Ⅰ和工作J的持续时间各1个月。增加赶工费用=3.2×1+4×1=7.2(万元)。
(3)压缩工作J的持续时间2个月。增加的赶工费用=4×2=8(万元)。
分析上述三种调整方案可知,第二种调整方案增加的赶工费用最低,因此,承包人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最优方案是压缩工作Ⅰ和工作J的持续时间各1个月。